“我支持林越的观点,国家需要不断的货币增量,用这些货币增量来发展国家经济岂不是更高效吗?货币贬值只要可控,不会大规模爆发,也是可以的。”赵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肖潇由于不懂经济学,看见两方的争论愈演愈烈也毫无办法。
于是,肖潇暗暗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恶补经济学相关知识。当然这是在不占用专业课和必修课以及公共课的自习时间的基础之上的。肖潇打算抽时间去图书馆查阅经济学方面相关的书籍。鲁迅先生曾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了工作上。只要他抓紧时间,一定会弄懂经济学相关的知识和原理。
人们常说: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不错,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想学好知识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都难。
肖潇对时间的管理还是很有一套的。在他的努力下,它不仅有时间去图书馆查阅经济学相关书籍,而且有时间翻阅自己感兴趣的文学和其他学科的书籍。
西都大学的图书馆占地面积比较大,里面的藏书无论从种类、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足以满足学子们对知识的渴求。
这天,肖潇又来到图书馆,他在图书馆的书架上仔细地寻找着,到了经济学类的书籍的书架旁停了下来。他仔细地选出一本美国作者所著的翻译成了汉语的《宏观经济学》。
肖潇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那本著作。他惊奇的发现他的学习能力如此之强,那么抽象的规律、公式,他仔细研究过之后竟然秒懂。他又觉得除了规律、公式之外,还应该仔细关注一些经济学的细节,一些案例分析,于是,他一连几天都抽时间在图书馆里阅读经济学相关的著作。
几天后,李杰和林越那天争论的问题对于肖潇来说已不算是问题。但是,他又觉得他要谦虚一些,那场争论过去了就让它过去,没必要再提出来,显示自己知识面较宽。虽然,肖潇并没有因为拓宽知识面而出风头,但是,他心灵的满足感让他前所未有的愉悦。
除了经济学方面的书籍,肖潇还喜欢在图书馆阅读文学类书籍。他喜欢阅读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的汉语翻译本《堂吉诃德》,也喜欢本国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围城》,总之,经过图书馆的阅读学习岁月,他的知识渐渐丰盈,从原来一个只知道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成长为学贯中西、知识渊博的综合型人才。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