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他是一个聪明的人。

而聪明的人是不会迷信的,可以轻易找到宗教学说的漏洞。

就像是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会被感恩教育的演讲大师说的泪流满面,但是一到最后的卖书环节,就会立刻恍然大悟。

原来这是燕国地图,最后藏着匕首啊!

郑和也是如此,可以轻易改变自己的信仰,在朱棣面前是虔诚的佛教徒,在沿海水手面前是虔诚的天妃娘娘信徒,到了南洋则是坚定的天方信徒。

那是因为郑和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往往不会信仰什么神明……

除了要死的时候。

在死亡面前,人无法保持理性和客观。

因为拜里米苏拉是一个理性客观的人,所以他相信了朱瞻壑讲述的科学,既然信了他的科学,又怎能不信上帝?

“走!不能让他逗留下去,否则必会生变!”郑和对着左右吩咐,同时将朱瞻壑留在大宝船上,不再让他下船。

他意识到朱瞻壑要做什么。

这是要要抬出“上帝”信仰和“天方”信仰打擂台,让海上改信天方法的汉人信回上帝!

甚至回到大明之中,以皇室成员的身份,从周礼的祭司们手中,抢回周礼(上帝信仰)的最终解释权。

五日后,船队抵达了苏门答腊,这是西洋的总路头。

朱瞻壑很安静,每天都在进行物理学和数学的实验,甚至在宝船上进行了一场马拉半球的实验。

“这是什么?”

当亚奇的苏丹举着装满陶罐的金子来到郑和面前时,郑和万分不解。

亚奇王说道:“我听说郑天使的义子,是来自大明的毛拉,需要奉上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天使才允许他下来传法。”

郑和愕然。

他很想说朱瞻壑不是毛拉,也不信奉天方法……

“没用的。”侯显用北平方言小声道:“你在西洋给自己打造的形象就是虔诚的天方信徒,时不时就吹嘘自己父亲的朝圣经历,他们怎么会相信你的‘义子’不是毛拉?”

毛拉即天方的学者。

郑和道:“一旦他说‘上帝’不就露馅了吗?”

“不会露馅的。”侯显直接道:“世,公子的数学和物理来自元朝的郭守敬,郭守敬大量吸收了色目人的学说,这些学说来自智慧宫,智慧宫的科学才是西洋各国改信的原因,西洋各国谁不想知道大明的科学家是什么样的。”

智慧宫。

那是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建立的全国性的综合学术机构。

亦称益智宫、哲理大学,由翻译局、科学院和图书馆等机构组成。

智慧宫是科学的源泉,智慧的宝库,学者的圣殿。

吸收了地中海文明的科学成就,也让阿拉伯人在之后的五个世纪都可以靠着科学独步天下。

一手持宗教经典,一手持科学仪器,去往其他国家传教布道。

这不是从欧洲人开始的,而是从阿拉伯人开始的。

郑和的额头渗出了汗珠,他终于知道朱瞻壑想要干什么了。

“贞观时,三藏法师一路向西,令西域各国痴狂,每个国家的王公和学者都想要见一见来自大唐的高僧,没想到此时会在大明朝重演。”

郑和叹息一声,放弃了阻止。

永乐八年三月,朱瞻壑在苏门答腊为当地汉人、天方信徒讲法,当时万人空巷,受到阿拉伯人影响的苏门答腊人,都想要见一见大明科学家是什么样子的。

永乐八年五月,朱瞻壑在古里为当地的汉人、阿拉伯人、天竺人、以及王公贵族讲法。

永乐八年八月,郑和的船队抵达了西洋航线的终点,忽鲁谟斯官厂,当地的汉人与色目人买办收到消息。

永乐八年十一月,二十个伊玛目,三千多个阿拉伯学者齐聚在忽鲁谟斯官厂,和朱瞻壑对自然科学展开了大辩论。

阿拉伯世界从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开始的学术成果,汇聚在了一起。

最终,在天文学、数学、神学、物理学、医学等等学科上,帖木儿帝国的学者全部被折服。

在天文学上,朱瞻壑采用了华夏积攒的天文学观测,论证了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太阳系的运行轨迹和速度,甚至推断出了天文学家没有发现的行星。

在物理学上,朱瞻壑用微积分和力学解释了大量的自然现象,并建立了三元论,也就是天元、地元、水元,以大气、地壳运动和水循环解释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

在医学上,朱瞻壑使用显微镜证实了微观世界的存在,并指出了疾病瘟疫的原因,还确定了人体最小单元“细胞”的存在。

在神学上,朱瞻壑提出了造物主无善无恶,以万物为刍狗的说法,毫不隐讳地阐述与天方法相悖的观点,帖木儿帝国的学者对其并不介意,只是以平等的态度发表自己的意见。

为了请朱瞻壑去往自己的城邦授课,两个苏丹差点发生战争,好在大明的船队让他们冷静了下来。

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所有见到朱瞻壑的人,脑子里都忍不住冒出同一个想法————原来大明的大学者是这般风采。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