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之内,灵念如线,亦可清晰可见。更远距离,逐渐模糊,直到三万丈之外,一片朦胧。

灵力运转不息,依然在冲刷着内天地。

意境和势境镇压,控制,定住了内天地,一切变化由心。

脱胎之变,犹如新生。

“第一重境界圆满后,第二至七重境界,依次就是骨骼、五脏、六腑、下元宫、中元宫,上元宫——魂海……”

此时,他对太元仙经的道途,破开了前方的一小片迷雾。

不再迷茫。

寻了一处安全的小河,清洗身体排出的污垢和杂质,收拾妥当,才返回学堂。

盘坐洞天之内,他若有所思。

或许是创立时代的缘故,太元仙经的理念,可谓霸道至。

在强大神念凝聚笼罩和境界镇压下,内天地犹如被掌控主宰的神域,任何变化由心,随心所欲,犹如神迹。

这个“心”,就是仙经的境界证悟。

开辟内天地,衍化灵海,就是这般粗暴和霸道。

可在仙经奥意之下,偏偏直指高妙。

众妙无穷,随气机而行。

或许是来自于某位大能,这一丝证悟达到了匪夷所思程度。

沉浸,迷醉其中,令人油然心生出尘求道之意。

不过,他很清醒。

若没有这丝证悟,没有洞天加持造化,仅凭自身,绝无可能这般快入境,更别说修炼出什么境界。

只因他不是强大的神魔。

这就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基本无解。

“那一点心劫,太赚了,可惜当时选取的太低,若是高些……恐怕也没用,既然随机,就不由人意决定。”

何况当时,命悬一线。

也没有时间和条件,渡更强的心劫。

“得失随缘,强求不得。”

他嘿然一笑,感知灵力运转,真不知现在有多强?

宝镜若靠谱,这份造化没问题。

他也少了许多顾忌。

此外,比起神话中元气衰败时代的功法,效果太过夸张,更没有精细的炼气和筑基等境界立意。

当然了,天地环境限制下的无奈,是所有功法都要面对和适应的现实。不可行,则万事皆休,没有意义。

幸亏外边是大界环境,仙气不知如何,但灵气绝不会太稀薄。正如先前乾坤镜所照射的那般,他刚入道修行,暂时无忧。

易地而处,换成大千世界,这种功法基本成仙无望。

就如在瀚夏时,被当成害虫——灵机灾祸者。

道理就是如此。

将太元仙经修炼至地仙境,即使榨干瀚夏疆域内的灵气,也未必能满足多少需求,顶多大用。

十二境界,每境细分八十一重小境。

若成大圆满,不知需要怎样的消耗,在成仙时,又将是何等浑厚的道基和底蕴?

这就是来到此世,收获的一项造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难以想象的恐怖需求,必须要尽快寻找灵气充沛的修行之地……”

……

消化了这一份证悟,程浩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加持修炼完成,对体内的许多变化已然掌控入微,自然而然。

实力和气运增涨!

“气运:劫数,10;气数,36000;”

此外,光幕展现的形象,人亦变帅了许多倍。

原本清秀的相貌,此时已然十分英俊,也长高了一些,配上一袭黑色灵武战袍,已有一些芝兰玉树气象。

流露出的出尘之意,让他有了一些得道高人的神韵和气息。

“后续功法暂无,不急于获取。眼下还是先入乡随俗要紧,生存和融入环境,越早越好。”

别的不说,他现在没有任何生活物资。若非修炼入道,引灵入体,怕是很快就要饿肚子了。

此时,外界又是一个雨天。

风雨如晦。

大概是休沐放假,没有童子上学,学堂之主——那位黑衣老者,也已经醉倒了。

“许明川,自号醇元,兴云州枫川人,万化道宗弃徒,剑道散修,虚空剑体,灵基二十八重境界;剑心空明,小成;”

“气运:劫数,318000;气数,920000;”

仔细观察对方气运,程浩也极为好奇。

很显然,气运与位格、道行等有关,而且是正相关。

不难想象,一只蝼蚁能有多少气数,承担多少劫数。

除非有足够外力干预,劫数一旦超越其位格,就很能意味着超出承受极限,必然灰灰。

气运之事难测,程浩也欠缺相应知识,纯属小白。

宝镜功能如此,少不得要继续钻研了。

醇元显然很强,十分强大。

尽管对灵基境界没有足够认知,他仍然明悟,能将小境界修至二十八重,绝非等闲。

光幕上,此人灵光气息,充沛内敛。

这等强者善恶难测,心情不明,加上言语不通,欠缺了解,不可轻易招惹,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