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带来的生活平瘠,自然丟了生命中原本可以拥有的明亮,何尝不是大观园另类的李纨遗憾?
何况岁月匆促而又短暂,人生本是有限的单程线,拥抱生活的仪式感已然时不我待,更是不可或缺的"装台"。有了生活仪式感,不仅可以迸发稍纵即逝的灵感,还可以升华生命中的激情与速度,积蓄生活的厚度与广度,沉淀匹配的人生格局。
亦不失圆满完美的来世间走一遭,还可以自然放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有了这些不同往日的生活感悟后,我想,奔向花甲遥望古稀的征程里,余生定会接天莲叶无穷碧,印日荷花别样红。
我将为生活需要的仪式感而不懈地自我革命,也一定能凯歌以还。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统筹兼顾中,努力把控好病情的基础上,对家人的生日以及重大节假日的团聚,第一时间送上虔诚的祝福,若能第一时间小范围张罗欢度,就热心召集,尽量为家人的生日快乐、重大节假日的重逢尽到必须的心意。
对同仁亲友的庆贺活动,抑或约定俗成可以参加的礼尚往来,及时关注点赞应约参加,尽量亲往,努力在渔歌互达中将生活的仪式感化作前行的动力,渐次抵达期翼中的高质量生活。
笔友之间心心相印的互动,也努力在正能量的激情感召下,将生活的仪式感上升到生命的极致,在高山流水的唱合中一道砥砺前行,一道共享听雨,真切感应"江阔云低,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意境与坚韧。
余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将直面现实,不抛弃不放弃应有的生活仪式感,悲欢离合总是情,喜亦乐,愁亦乐,努力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豁达人生,为自己、更为"亲"们带来生命中的鲜活,带来正能量满满的一抹阳光。
不陷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美与沧桑。
如此,让余生的能动最大化,实现情绪与价值的双向奔赴,亦是满载而归,不也是简单生活需要仪式感的最美诠释?
癸卯年有感于双节期间翠微南岸之聚,遂即兴随笔于湄江之滨。唯斯人,吾谁与归?
是为记。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