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也是把他们当成耗材,回不来一切皆休,要是回来了,自然前途无量。

准备好一切,白绍威估算了一下去逻些的路程,要走唐蕃古道,先往东去大非川。

经大非川、那录驿、暖泉、烈谟海(喀拉海)、过海(玛多黄河沿),越紫山(巴颜喀拉山),渡牦牛河(通天河),经玉树地区,过当拉山(唐古拉山查吾拉山口)到藏北那曲(阁川驿),继续沿今青藏公路经羊八井(农歌驿)到逻些。

来回时间要花不少,再加上可能遇到的战争,不过除了自己和十几个亲卫,其他都是吐蕃人,速度会快不少。

考虑到一旦解决吐蕃将带来的巨大声望,还会获得所需的铁矿等各类资源,还有急缺的劳动力等。

加之黄巢还没起义,时间还早,现在河西也需要发展,自己呆在河西也没有什么事情,去一趟逻些十分有必要。

此刻正好是与吐蕃起义军联系的时候,不然等吐蕃大贵族和起义军联系上……

中午白绍威回伏俟城,得到傅成双来信,其在信里将长安的经历细细说来。

看样子朝廷那边不用担心了,傅成双给皇帝和宦官都送上礼物,换来很多各类资源,连人口缺失都有所改善。

白绍威将萧增瑜和军政部人员唤来,简单的叮嘱一下,收复吐谷浑的消息先瞒下来,等他回来。

改编归义军军队的工作一切照旧,将沙、伊防线中到一定年龄的士兵派往各军事学校,传授经验。

接下来以发展为主,好好消化整个阿柴部,训练军队,提高组织度,后备兵可以增加,但是军队不能够再增加了。

人员招募以考试为主,但是考试主要是为了区分人员擅长哪一方面,好分配工作。

毕竟在河西能识字的就不错了,已经被吐蕃统治了这么长时间,识字率下降的很厉害。

这里顺便说一下人员晋升情况。

进来的人员大体有两条路,一条是走军事,一条是走管理。

走军事目前主要有两条路,一条是进军事学校(脱产),学习军事常识、军队战术、军事训练等,合格后会成为基层军官、军务省有司基层人员。

一条是进入军属土地(未脱产),一边耕种,一边接受军事训练,期间会有专人教授文字、军事常识、接受训练等等。

与军事学校不同的是,这条路主要为了培养合格的士兵。

军事路线在于只要立下军功,就能得到赏赐,包括财货、土地等等。

管理路线的人员会被分配到各州县参与地方管理,但一开始只是作为编外人员,学习一定时间分配事务,看事务处理情况,考核晋升。

文士学校正在筹备中,合格人员会派往各州县及政务省有司。

军政人员是相互流通的,主要表现为上级机关进行调任、有关部门申请借调和自己主动申请。

政务人员晋升由吏部负责,以政绩好坏进行考核,监察部监督。

军务人员晋升由军政部负责,考核相关事务,参考日常事务,军法部审核。

士兵依军功受赏晋升由军法部负责,军政部审核执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