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的离世打乱了白绍威想好的计划,目前是没法离开凉州了,朝廷不知道会不会抽风。
假如朝廷想要和张议潮时期一样,设凉州设节度使将河西分开,分成两半,那就有自己难受的了。
傅成双将众人商议出来的结果做了仔细的汇报,他们认为,朝廷恐怕不会再像司徒时期下很大力气阻碍归义军发展,而对于凉州,朝廷很难像曾经一样再拿出2500人的兵力派到凉州,没有实际的兵力,一切任职都是虚的。
白绍威听完商讨出的结果,点点头,他只是不想跟朝廷撕破脸罢了,当然朝廷对地方藩镇的容忍程度还是很高的,大不了像某些藩镇造个反,到时候再派个人去长安低低头,要一笔好处,什么事都没有了。
傅成双又讨要出使差事,决定亲自前往长安一趟,一是为了吊唁司徒,二是为了探明朝中局势。
白绍威同意了,并且让礼部尽快举办司徒的悼念活动,不管怎么说,他都算是继承司徒之志,振兴河西。
所以这个活动得好好办,用心办。
白绍威又有些懊悔,要是大蒜素早一点制作出来,送去司徒府上,说不定能延长司徒的寿命。
只是可惜他并不怎么懂医理,不知道大蒜素对司徒的病状有没有用,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一切照旧,该准备的继续准备,该进行的继续进行,只是挑了个好日子,哀悼了几天。
日子还得继续,生活在河西的人,从来都知道司徒起事不是为了自己,他为的是河西百姓。
河西土地上的人们干活更起劲了,官吏们少了闲谈,一个个尽职尽责的做自己的事,开垦荒地的人们不再怜惜气力,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悼念那个将河西拽出魔窟的伟大的人。
白绍威将这些这些看在眼里,他没有体会过,却能够理解,他的祖辈也曾沦陷于魔鬼的爪牙之下,他体会不了河西人民被强迫着穿上胡人的衣服,亲眼看见自己民族文化被一点点抹去。
他能体会的是,当年抗战时期人间的魔鬼在华夏大地上所犯下的罪孽,他们也想抹去华夏的文化,“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玛德,越想越气,老子念头不通达。
白绍威来到政务省做好交代,又吩咐军政部调甘州地区的兵力,到甘、凉交接地,防备东方。
戚永开连忙询问,“节帅,你这是想要去哪儿?”
“去吐蕃要些人头,不然司徒走的太冷清了些。”
年轻人脑子转的就是快,戚永开连忙说:“您快去快回,我们向长安去信,让傅尚书照应着,有了人头,说不定还能将此次军粮赚回来。”
白绍威吩咐完,带着十几个亲卫直奔鄯州。
萧增瑜震惊地看着千里迢迢赶过来的白绍威,“您怎么这时候来了?”
“上吐蕃给司徒送些吐蕃人头。”
“我带兵跟您一块去。”
白绍威看着萧增瑜,“我打头阵,你在后面跟着,一路杀向他们王都,杀多少算多少。”
“那就是逻些?自赤乌冬赞身死,吐蕃分裂成数部,他两个儿子中,赤德云丹占据了逻些,朗德沃松占据古格。另外还分散着诸多贵族将领建立的部落。”
“你对于吐蕃了解的还挺深的。”
“毕竟是在吐蕃旁边,自然要了解形势。”
“你去给我亲卫准备马匹和干粮,我明天出发,你随后跟上。”
萧增瑜见白绍威要去休息,连忙问道:“您还给军队讲几句吗?”
我讲个屁,我又不会鼓动人心。
最后白绍威想了想,还是说几句话吧。
校场台子上,白绍威看着底下的士兵,“前天晚上司徒托梦来见我,说他一个人走有些孤零零的,老是想起吐蕃还在时候的事情。
这是我这个后辈没做好呀!竟然在他老人家离世的时候,没给他送去几个吐蕃贵族陪着他。
今天大军开拔,只有一个目的,在逻些,这个吐蕃王城里,用吐蕃贵族的鲜血祭奠他老人家!
此去只杀,不赦!”
军队士兵高喊着。
“只杀,不赦!”
“只杀,不赦!”
“只杀,不赦!”
白绍威骑着马带领着十几名亲卫先行,在萧增瑜提供的退浑儿向导的引导下,翻过山岭。
“将军,前方就有一处关隘。”退浑儿给白绍威指引方向。
“关隘。”白绍威思考片刻,他们杀上高原主要是为了灭杀吐蕃有生力量,而萧增瑜所带兵力不会很多,全是骑兵,就食于敌。
关隘打不打无所谓,主要是城池,只要关隘不妨碍,放一放倒也无所谓,反正回来还是自己打头。
“关隘先不用管,你跟我说说那些贵族、将领之类的都在哪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