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水下探索机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一系列新型高精度潜水机器人和多功能探测器的产品之一,是根据动物为适应自然环境而产生的来自水下动力学原理方面的经验,和生物适应性原理设计完成的。

嘎子叶青看到这台潜水器,异常兴奋,连忙询问这些潜水器的功能,因为在所有的队员中要数他的水性最好。

马指导说:“这机器叫水下球状电眼。”

郑宏伟让武器设备专家赵海林对这款潜水器做了详细介绍,并递给马指导和叶青一个说明书说:“这是科学家们吸收了海洋生物上亿年的进化方式和游动形态,能在执行任务时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弋。”

叶青问:“它在水下的探测速度,还有精准度,或者广域度上怎么样?”

“都很出类拔萃。”赵海林作了进一步解释道,“因为这机器人的动力是借助在海洋内环流的热量,或者是太阳能储存的,可以潜到海底将近7英里深处监测与采集各色海洋标本,也能在海面航行几公里。”

马老师说他更关心拍照的问题。

赵海林说:“马老师别急,这里更重要的就是它内置的微型全息高清摄录机,可以在非常暗的光线下进行低照度,甚至是无灯光的拍摄,十分轻便。”

马指导对叶青说:“我们只需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探寻到一个从未见过的海底世界,能看到水底的情况,并做清晰的记录就可以了。”

叶青说:“这有何难?你告诉我怎么拍就行。”

陈苗苗明白,这将意味着他们可以在白垩纪的水下进行实况转播了,就兴奋喊地着:“我要去拍神龙湖!”

经过多次逻辑推论和论证辩驳,以及具体的真实试验,中国科学院和西南科学研究院最终决定,在冰封实验站完工以后,科学考察队再次进军白垩纪。

队长鹤云飞认真检查着每一件设备,确保它们都能正常工作。队员们兴奋而紧张地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冒险。

林一洲跟鹤云飞最后确定参加考察的人员。鹤云飞说:“虽然很多人都是去过白垩纪的人,但有些人能不能再考虑一下?”

“谁呀?”林一洲故意问。

“那几个女的。”鹤云飞轻描淡写地说。

“青缘和晓彤是一定得去的。”林院长说。

“不行,不行!!……”云飞极力反对。

但他的话还没说完,林院长就打断他:“你可不能重男轻女呀!没有她们,我看你完成不了任务。”

“哪里!哪里!!她们是都很优秀。”鹤云飞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这个工作太危险了,我不想让她们去冒这个险。”

林一洲告诉鹤云飞:“另外,这次国家特批西南电视台《时空解码》频道也派两名记者跟随你们一起前往,还是马文庸和陈苗苗。”

云飞说:“马指导,我同意,他是资深记者,并且有了前一次的经验,他参加很适合。只是陈苗苗……”

林一洲一挥手,笑着说:“别再挑了,没有她们,谁能顶替她们?另忘了她们熟悉环境给你帮过大忙!”

其实,鹤云飞的内心何尝不愿意和她们在一起呢?因为有了她们,他才会有更多的聪明才智,才会得到更多的帮助,他是不想牵扯自己所喜爱的人和亲近的人再次踏入生死抉择的境地。

看他还想坚持,林一洲就说这个事情没有讨论的余地了,就这么决定了!

另外,还有韩贵,因为有嫌疑,鹤云飞也建议不要他参加了。但林院长认为,现在也只是怀疑,没有证据,何况现在研究院也派不出其他人员,就先留用吧,如果真有问题也正好让他暴露出来。

听到再次出征白垩纪的消息,大家兴奋异常,特别是包晓彤和陈苗苗,她们立刻串通了郝小雨、高欣欣。

小豆子苗苗高兴地说:“又可以见到眯鲁了。”

回白垩纪一直都是包天喜梦寐以求的事儿,即使西南科学研究院不选择他,他也要想办法再去一趟,因为那里还有他的旅游梦,但他也十分清楚,这是一个致命的诱惑。

包老大知道,科学考察队要在到达指定的龙脉雪峰之前,还要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彻底的科学考察,他们要翻过无数的雪峰,穿越大峡谷的冰川急流,任务并不轻松,但他是谁呀?他天生就是个冒险王,一个寻宝探险家。

其实,这不只是包天喜一个人的担心,林一洲才是完全明白这些年轻人的心理的人,为了做好动员工作,和做好充分准备,他针对大家召开了一个特别的内部会议。

会上林一洲告诉大家:“你们放心,这次可不是意外,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是得到了国家科委支持的。既然苏教授他们能够把你们从白垩纪弄回来,就一定能够把你们再次平安的送去、接回。”

为了表示穿越时空是公开透明的,中国科学院委托西南科学研究员召开记者招待会,表示近期中国将再次穿越白垩纪,这下轰动了全球。

新闻发布会没有请包天喜等人,是因为有很多问题还没搞清楚,加上他是被救援的一方,自己也不想参加。

“请问,这次参加穿越活动的人还见在吗?”有记者问。

林一洲说:“都在,他们的代表就在现场。”

这话让全场兴奋了,因为自从上次返回现实时空,人们还没有一睹他们的形象呢。

林一洲环视了一下会场说:“现在我就介绍队长鹤云飞,大家都熟悉,是中国新能源的后起之秀,今年28岁,是这次冰川考察队的领队……”

苏春阳教授在一旁补充说:“如果有谁对地球物理感兴趣,可以去看他写的《冰川、地震与火山热海》一书,那可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吴雄忽然说:“其实,他所有的科研努力都离不开他的科学幻想,他更大的兴趣是在写科幻小说,哈哈哈哈……”

鹤云飞听不出吴雄是在夸他还是在讽刺他。

林一洲说:“我看过他的《驾驭地球》,真是不错!我还记得那句话:人类的科幻就是人类的未来,我们现在的努力就是将来的福报。”

鹤云飞一看说起来没完了,就连忙把话题转向了正在准备吉祥哈达的班玛多吉。

他说:“现在我介绍一下我们的队员,那位是这次科考队的藏语翻译、冰川水文专家班玛多吉。他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特别是冰川和雪区的了解,可以说是没人能比。”

49岁的班玛多吉听到有人提他的名字,连忙抬起头向大家致意。

大家看到,在那被高原的太阳晒得黑里透红的面颊上,拥有着大多藏族人的优点,敦厚老实,忠诚纯朴。一看就知道,是个喜欢多做事,少说话的人。

鹤云飞转过头看着马文庸和陈苗苗说:“这两位是著名西南电视台《时空解码》频道的马文庸和陈苗苗。大家看到的《初上龙山》就是他们一起创作的,他们可为白垩纪影像记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实,自从人类第一次看到真实的白垩纪影像后,人们就对他们的名字耳熟能详……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