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哗然,沈溍无奈的摇了摇脑袋。

如今天下局势比明末更离谱。

老朱到处屠杀功臣宿将的这十几年来,倭寇、北元和罗马,却都好像是吃了激素般发育起来。

纷纷将边境线推到了大明边疆,和大明做了邻居。

使得大明王朝从一个举世无双的壮汉,被动变成了小卡拉米。

形势艰难啊,如今要银子没银子,要猛将没猛将,军心士气又不高。

想出兵抗击倭寇,怕这大明三年五载就得被折腾没了!

偷偷看了眼这皇位上的苍老男人,无奈摇起了脑袋,如果是三十年前,洪武帝正值壮年之时。

尚可以凭借其文治武功,聚拢天下之心,吊民伐罪,再度创造不世战功。

只可惜韶华已逝,恐怕也只能有心无力了。

“臣沈溍不敢苟同!”

“臣赵勉附议!”

“臣詹辉附议!”

“臣任亨泰附议!”

“臣杨靖附议!”

“臣严子敏附议!”

“老臣刘三吾附议!”

“臣李景隆请陛下三思!”

“臣徐增寿附议!”

林林总总,差不多有数十个文官表示反对。

勋贵、武将也有十来个。

殿内鸦雀无声,真就将‘文官无能,武将怕死’写在了脸上!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是从六部尚书到勋贵宿将,都反对灭倭啊?”

“行,既然不想为朝廷效力,就都给咱回家种地去!”

“都滚出去,今夜就离开神京回原籍!”

包括李景隆和徐增寿在内,全傻了!

老朱这是疯了?

一次赶走这么多文武大员,朝廷玩得转?

眼看老朱杀气腾腾,谁还敢多说半个不字,纷纷无奈退了下去。

“贾政、茹瑺、杨荣、王钝、解缙、郑赐、李守忠入部任职!”

“叫贾赦、贾珍、贾琮、贾琏、贾宝玉等男丁进入五军都督府任职。”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活人不有的是?

一句话将朝臣大换血后,朱元璋苍老的目光深处泛起豪迈神色:“朕给诸位臣工三个月时间。”

“整军备战,荡平倭寇!”

“是,陛下!”被提拔的群臣激动迎合!

…………

乾清宫。

李景隆满脸沮丧神色。

“九江,为何深夜来此?”

朱允炆打了个哈欠,如今他政务繁忙,常常与文官交谈到深夜才散去。

今日太上皇纳妃,普天同庆。

他作为少帝,自然免不得要跟着一番忙活。

现在是又累、又乏、还有些难以明说的郁闷压在心头。

“特来辞行。”

李景隆叹了口气:“不瞒陛下,臣已被太上皇削去职务,撵回原籍了。”

“何时之事?”朱允炆有些疲惫的眼眸,拂过异色。

“方才啊。”

李景隆将奉天殿内发生的一幕说了。

“太上皇突然要灭倭,为此大量清除异己,陛下千万别在这个节骨眼上触霉头。”

他可是堂堂曹国公啊,说撵走就撵走,就老朱那脾气,估计废掉皇帝,也就一句话的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