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她优雅地诠释着茶道的艺术,那种内在的文化修养与外在的仪态风度浑然一体,更显其气质出众。
他心想,这郑押班不仅辅助向太后管理宫中事务井井有条,连茶艺亦如此精通,也算是难得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若能在自己身边陪伴左右,定能增添不少雅趣,甚至在艺术创作上也能给予他灵感与启示。
然而,赵佶心中也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清楚记得自己对李清照的那份未竟之情,那份求而不得的遗憾似乎总在不经意间触动他的心弦。
眼前的郑押班,无论是在才情还是性情上,似乎都与李清照有着某种微妙的相似之处,这让他不自觉地将对李清照的思念投射到郑押班身上。
他心中暗自思量,又想起那晚自己醉酒时抱住的女子应该是郑押班,或许郑押班可以成为填补那份情感空缺的存在,尽管他知道这样的想法对王繁英并不公平,对郑押班本人也可能造成困扰。
赵佶的目光在郑押班身上停留的时间越久,心中的涟漪就越发明显。
他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努力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茶艺讲解上,试图掩饰内心的波动。
他微微调整坐姿,强迫自己专注于郑押班口中讲解的茶道知识,试图将那份瞬间涌动的情感深藏心底。
向太后也在认真听郑押班讲解茶艺,满意地点点头,对王繁英的亲和力与求知欲大加赞赏:
“繁英真是贤良淑德,不仅懂得尊重夫君的爱好,还能虚心向人求教,难能可贵。”
赵佶听闻大娘娘嘉许,看向王繁英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欣赏与感激。
这场品茗谈心,不仅增进了太后与赵佶、王繁英间的亲情交流,也使得王繁英与郑押班、王押班的关系更为亲近,茶室内的和谐气氛更浓。
告别向太后回府后,因为王妃有喜,故赵佶与王繁英分房而居,夜色沉寂,万籁俱寂,赵佶独卧在宽敞却空荡的寝室内,床榻之上,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心中反复萦绕的,是李清照那清丽脱俗的倩影。她的眉眼如画,才情出众,那一份独有的淡雅与坚韧,曾深深打动赵佶的心。
尽管他们之间的情感终究未能结出果实,但那股源自灵魂深处的倾慕之情,犹如烙印一般,牢牢镌刻在他的心版之上,纵使岁月流转,也无法轻易抹去。
赵佶闭目,试图在脑海中勾勒李清照的轮廓,回味那段因意外受伤而受到她悉心照料与深情关怀的珍贵时光。
她的笑语、她的诗词、她为自己清理伤口、换药时的模样,一幕幕如幻灯片般在眼前闪过,越发清晰,越发令人神往。
这段感情也许已成过往,却无法阻止自己在深夜的寂静中,任由思绪飘向那个永远无法触及的她。
就在这心潮起伏之际,另一个身影却意外闯入他的脑海——郑押班。
白天茶室中,她演示茶艺时的优雅身姿、举手投足间的风韵,此刻竟如画卷般在他眼前铺展。
她的身形妙曼,举止间透出一种别样的魅力,与李清照的清丽不同,郑押班更多了一份成熟的韵味与内敛的风情。
赵佶惊讶于自己在思念李清照的同时,竟会对郑押班产生如此强烈的生理反应,这股突如其来的欲望如同烈焰,瞬间点燃了他的血液,令他周身发热,心跳加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