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朝会中,所有人都在各抒己见,讨论粮食储备、龙钞兑换、商贸外交、工业生产、修渠垦荒、惠民福利、官僚体制等诸多议案。
因为事先都有相关部门进行筹划,所以这些议案在朝会中被提出来审议,也只是马超想群策群力、查漏补缺,使这些议案能在实施过程中更加顺畅。
这次的朝会形式打破常规,并非是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臣工们恭敬侍立在两侧的样子。
而是文官们列于左侧,武将们站在右边,每人都配有一把椅子,可以在朝堂上自由议论,还能根据需要起身走动交流。
当初马超在设计朝会制度的时候,甚至还提出废止传统朝会模式,提议由内阁来主持召开部长级会议。
因为在他看来,大朝会这种效率低下的参政议政形式,早就该被少数人的精英会议取而代之。
毕竟专业的事,就应该由专业的人来处理,人多嘴杂时非但不能迅速解决问题,反而极有可能会让问题变得错综复杂、难以理清头绪。
但他的这个提议,很快就被王先生、母贤君、马强等人给否决了,唯恐帝国以后的皇帝,会像万历皇帝、天启皇帝那样的懒惰。
在这次大朝会上,马超表现的格外低调沉稳。他只是默默倾听着内阁首辅王先生、道德委员会委员长母贤君、国防部长伊宝忠三人与臣工们进行讨论。
直至他们达成统一的意见后,马超才会微微点头,简短而有力的说出两个字:“准奏!”
马超那平静的面容下,似是隐藏着对帝国未来发展的深远谋划,以及对臣工们所讨论的议案,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大朝会依照事先安排的议程,应该在中午十二点准时结束。可马超却毫无要结束的意思,邀请所有人一同共进午餐。
他的这一举动,让那一百多参加朝会的人员大感困惑,在前往警卫团驻地就餐的途中,众人皆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与疑惑,彼此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很快,就有目光敏锐之人察觉到,赵四海、高杰、王朝、马保国等一众明国投诚将领,在午餐之时皆围坐在了马超的身旁。
这一微妙的场景,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发生某些重大的人事变动,以及帝国对外政策的重新部署。
果不其然,下午的朝会议题仅有一个,那就是马超以帝国皇帝的名义,为这些明国投诚将领发放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分为金银铜三种,金牌的有效期限长达八十年。无论拥有者是生是死,皆可凭此金牌免除三族内成员的死罪。
银牌的有效期限为六十年,无论拥有者是生是死,皆可凭此银牌免除直系血亲的死罪。
铜牌的有效期限是五十年,在此期间,无论拥有者触犯了何种严苛的律法,均可凭此铜牌免除自身的死罪。
但需明确的是,这些死罪的免除,并不意味着拥有者能够逃避律法的制裁与惩处,而仅仅是免去死罪这一项刑罚。
违法者依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马超赐予肱股之臣免死金牌,与其说是对臣工们的恩赏,还不如说是他笼络人心、觊觎大明江山社稷的一种手段。
也正是在这次东征凯旋之后,马超的心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位心思缜密的权谋家。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