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嗯,海。”

海风和煦,波光粼粼。

“呕。”宋达干呕。

刘硕连忙拉开距离,“别吐我新鞋上。”

说着还不忘擦擦一双锃亮的大皮鞋。

“这可是我今天挖出来的宝贝。”

“没事吧。”陈灼捏着鼻子上前。

那一堆呕吐物异常酸腥。

“没事,就是闻着腥味反胃。”宋达缓了口气。

“你知道的,我在海上只能吃鱼,好不容易在陆地上过了五天,昨天回去又吃鱼,就吐了好几次。”

“现在只是闻到海风的反应。”

陈灼放心,离他远点。

“好了,既然没事我们就出发吧。”

地图显示,藏宝点在海中。

这次肯定要出海。

出海必须有船。

渔村必然会有渔船。

几人向山下走去。

山路崎岖,花费了一个时辰才赶到渔村。

渔村外面支起渔网。

渔网上全是鱼干。

这是渔村的传统。

他们捕鱼很多,吃不掉,便会腌制晒干储存。

随着接近,隐隐有股腥臭味。

正所谓臭鱼好吃臭肉难闻。

鱼类在腌制的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产生氨气,氨气便是这股气味的来源。

所以鱼并不是真的臭了。

只是难闻。

当然有些鱼生虫子那一定是不能吃了。

渔民晒得这些则都是没有问题的。

渔村口坐着一位老叟。

望着海面,连几人到来都未注意。

“老伯。”陈灼拱了拱手。

老叟的眼睛活了过来,他看着几人,“回去吧,海中没有你们要的宝物。”

几人相互对一眼,各有惊讶,莫非这老叟还是个能掐会算的高人,竟然能猜出几人来此的目的。

“老伯,您知道我们来此的目的?”

老叟呵呵一笑道:“来此地,除了下海捉珠,还能有什么事情呢。”

所谓下海捉珠乃是渔民一种收入手段。

每年的春季,渔民汇集一匹水性好的,一同下海,寻找珍珠。

达官贵人爱好珠宝,往往一颗好的珍珠,足够渔民一家三口一年的生活。

尽管危险,但是利益够大,人们前赴后继。

甚至其他地方会水的人,专程在春季前往海中捉珠。

就为了一个发财的机会。

同样,每年有数不清的人命丧大海。

老叟便是把他们当成眼里只有钱,不要命的人。

“老伯,你误会我们了,我们不是捉珠人。”

老叟摇摇头,“来我们这里的都说自己不是捉珠人。”

“我们是捉珠人。”

“我觉得你们也是。”

“我们需要一艘船,你能借给我们吗?”

“来晚喽,村里的船都出海了。”

“一艘都没有了吗?”

老叟想了一会,突然指着海边,“东边林子边上有一艘船坏了,你们要是想要就自己去修吧。”

“能不能请村子里的人修?”

“村子里的人都出海了。”

“都出海了?”

“都出海了。”

这个渔村怎么也得有五六十口人,都出海了?

陈灼感到不可思议。

“要不是我腿脚不好,我也一起去了。”

“留我一个老头子给他们照看这么多鱼干,你说我怎么照看得了。”

“老伯您身强力壮。”

“终究不及年轻人。”

陈灼四人告别老叟,沿着他说的方向行走。

远处正有一片红树林。

红树林生在水中。

海平面反射着倒影,树叶掉落,一阵涟漪。

果不其然,他们在红树林的边界,看见一艘破渔船。

渔船长三米左右,全身由木头制成。

船身像是遭受过重击,中间破了一个大洞。

其他位置到时还好,没有什么破损。

“开干吧!”

修好渔船,出海!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