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之中,若真要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丰富精彩排出个顺序,在夏斌的心目中,非大宋莫属。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来自宋朝,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是宋代贡献,书院、学堂、修史机构林立,科举制度选拔任用了一批批国家栋梁,词章、书法都达到了历史巅峰……

他怀着对大宋文化的无比景仰,牵头策划了多场有关大宋王朝的活动,在不少一线城市设计建设了大宋文化乐园。

每次在有关宋代文创产品的策划和开发中,他都会情不自禁地穿越徜徉在宋朝的一草一木、一城一池、一人一物中。

在策划创作“有趣的东坡,有趣的生活”大型文化情景剧时,夏斌的穿越功能又附体,让他重新体味了苏轼的情趣人生。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持续几天低温后,天空骤然放晴。产妇程氏虚弱无力、满头大汗躺在自己的房间里,助产婆正帮她完成分娩的最后一道工序——用剪刀剪断婴儿脐带。婴儿的哭声愈发嘹亮,震得地板、墙壁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一股金光从低矮的户牖钻进来,伴着馥郁的香味,团团围绕着孩子,并在房间不断扩展、浸晕。小东坡自带光环和清香呱呱降生在眉州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种特殊异象在村中广为留传,人们一致认为,这个小东坡必定光宗耀祖、与众不同。

并不富裕的家庭,让东坡从小就勤劳能干,帮助家人干各种农活,种松树、栽竹子、放牛羊,真切地感受生活的艰辛和农民的艰苦。这个家庭虽然经济匮乏,精神却非常富足,家中收藏了很多古文书籍,因而读书成为了东坡困苦中的最大乐趣。他经常会把从父母亲嘴里听到的、在书中看到的似懂非懂的故事讲述给同村的小朋友听,他身边经常追随着一群孩子,捉迷藏、摘山果、拾柴禾,夏斌荣幸地成为了他最要好的朋友……

6岁那年,父母亲把他送进了一个有百多个学童、小有名气的天庆观私塾读书。为了更加便于丈夫苏洵读书考举,更好照顾孩子读书学习,母亲在眉州城租赁了一个大宅院,并做起纺织生意,用心用情照料着丈夫、长女、东坡和老幺子由。姐弟三人、夏斌常常在花园里吟诵诗文、追逐嬉戏,俨然一幅不亦乐乎的童趣图。10岁时,夏斌亲自见证东坡提笔写出了“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峰虿”的警句。这个举动,让夏斌扎实大吃一惊,小小年纪竟然能写出如此有气魄、有深度、有警醒意义的词句,他是想警戒自己和身边的人既要关注大风大浪,也不能忽视小沟小壑。

四年的小学生涯转瞬即逝,这时的东坡已经能够提笔成章,把自己对社会、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付诸笔端。11岁时,母亲为了让他接受更为宏阔的教育,将他转学到重点公办中学——眉山寿昌书院继续深造。他开始着手准备科举考试,背读经典古籍、抄写经书正史、练就书法功底、加深知识印记,深入掌握理解典籍的内在涵义。父亲对东坡的要求特别苛刻,除正常作业外,还常常会布置很多课外学习内容,而且经常会突击性检查;母亲管教也特别严格,经常会用一些经典故事刺激他重德修身、专心致意。夏斌现场感受到了什么叫“发愤识遍天下事,立志读尽人间书”。夏斌在想,自己不也正是坚持在知识、文化的时空中遨游、穿行、思索,才取得了些许成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