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献计之人是东海之滨的绅士糜竺(字子仲),他家世显赫,世代经商。一日,糜竺结束了在洛阳的商务之旅,驾着马车踏上归途。途中,他遇见一位举止优雅的女士,她请求与糜竺同车而行。糜竺彬彬有礼地下车,将座驾让给了这位陌生的女士,并步行跟随。

女士见状,便邀请糜竺一同乘车。糜竺从命,但始终保持着端庄的仪态,目不斜视。马车行进几里后,女士忽然宣布她需要在此告别。临别时,她神秘地向糜竺透露:“我是南方火德星君的化身,奉天帝之命,前来焚毁你的家产。然而,我被你对待陌生人的礼貌所感动,因此决定告诉你这个秘密。请你迅速回家,搬出所有财物。今夜,我将执行使命。”话音刚落,女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糜竺心中一惊,急忙赶回家中。他指挥家人将贵重物品迅速转移。果然,当夜家中厨房突发大火,房屋尽数化为灰烬。此事发生后,糜竺深有所感,从此慷慨解囊,广泛施舍财富,帮助贫困与苦难中的人们。后来,陶谦这位有识之士,看到了糜竺的才能和仁心,决定聘请他为自己的“别驾从事”,即副手。

当战乱迫在眉睫时,糜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建议说:“我愿意亲自前往北海郡,请求孔融出兵救援。同时,我们还需要派人前往青州田楷那里求援。只要这两路兵马能够同时到达,曹操的部队必然会被迫撤退。”陶谦对这个计划表示赞同,并随即准备了两封紧急的求助信。

接着,陶谦询问帐下的士兵,看谁敢于承担前往青州求救的重任。这时,一个声音响亮地回应道:“我愿往!”众人望去,那是一个来自广陵的年轻人,名叫陈登,字元龙。陶谦便派遣陈元龙前往青州,随后安排糜竺带着书信赶往北海,而他自己则带领部队坚守城池,准备迎接可能的攻击。

北海孔融,字文举。他是曲阜人,更是孔子的二十代直系后裔,父亲孔宙曾担任泰山都尉。从小,孔融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智慧。在他十岁时,他曾前往拜见河南尹李膺。尽管门卫试图阻拦他,但孔融自信地宣称:“我是李家的常客。”进入府邸后,面对李膺的询问,孔融巧妙地引用了孔子与老子的故事,证明了两家世代的交往。李膺对他的回答感到惊讶并印象深刻。

不久,太中大夫陈炜也来到现场。李膺向陈炜介绍孔融为“奇童”。然而,陈炜却评论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不一定依旧聪明。”孔融机智地回应说:“如果按您的说法,那您幼年时期一定非常聪明才行。”这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并预言孔融将来必成大器。

此后,孔融声名鹊起。他后来成为了中郎将,并最终升任北海太守。他在位期间,非常喜爱结交宾客,常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在北海任职六年期间,他深得民心。

当天,孔融正与宾客们闲坐,享受着片刻的安宁。突然,一名仆人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报告说徐州的糜竺紧急求见。孔融立刻示意请他进入,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