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和郭汜自从击败了西凉的军队后,各诸侯无人再敢轻易挑战他们。谋士贾诩不断劝告二人安抚百姓,招揽贤才与豪杰,朝廷因此略见生机复苏之象。然而,突如其来的青州黄巾起义再次打破了这份短暂的宁静。起义的黄巾军迅速聚集了数十万人,由多位头目率领,四处劫掠良民,造成大乱。

在这紧要关头,太仆朱儁向李傕和郭汜推荐了一位能够平定叛乱的人选。当被询问此人是谁时,朱儁毫不犹豫地回答:“要平定山东的这些贼寇,非曹孟德不可。”李傕随即问道:“孟德如今在何处?”朱儁解释道:“他现任东郡太守,麾下兵力雄厚。若是委任他去讨伐叛军,定能迅速平息这场动乱。”李傕听后大喜,立即起草诏书,派人星夜兼程送往东郡。

曹操接到圣旨后,立即与济北相鲍信会合,共同出兵。他们率军在寿阳与敌军展开了激战。鲍信英勇杀敌,深入敌阵,却不幸被敌人所害。曹操悲愤之下,奋力追击敌军至济北地区。沿途敌军纷纷投降,降兵数量高达数万人之多。曹操果断地将这些降兵纳入自己的部队,作为先头部队,继续征战。在接下来的百余日内,曹操成功收编了超过三十万降兵以及百万以上的百姓。

曹操精心挑选出精锐士兵,组建了一支名为“青州兵”的特殊部队,而其余的人则被安排回到农田从事生产。自此以后,曹操的威名如日中天,声震天下。捷报频传至长安,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加封曹操为镇东将军,赋予他更高的权力和责任。

在兖州,曹操积极招募贤才。一对叔侄前来投靠,他们来自颍川颍阴,姓荀。叔叔名为荀彧,字文若,是荀绲之子。他曾为袁绍效力,但现在选择放弃袁绍,转而投奔曹操。曹操与他交谈后非常高兴,称赞他为“吾之子房”。于是,曹操任命他为行军司马。

荀彧的侄子,名叫荀攸,字公达,是一位海内闻名的学者。他曾担任黄门侍郎,但后来辞去官职回到家乡。现在,他与叔叔一同投靠曹操。曹操对他也非常欣赏,任命他为行军教授。

一天,荀彧对曹操说:“我听说兖州有一位贤士,但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曹操好奇地询问是谁。荀彧回答:“他是东郡东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曹操听后也表示听说过他。于是,他派人四处寻找程昱。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山中找到正在读书的程昱。曹操亲自去请他出山,程昱也欣然答应。当程昱来见曹操时,曹操欣喜若狂。

程昱转向荀彧,谦逊地说道:“我才疏学浅,恐怕难以担当您的举荐。然而,我有一位乡人,名叫郭嘉,字奉孝,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才,为何不将他纳入麾下呢?”荀彧闻言,顿时恍然:“我几乎忘记了这位杰出的人物!”于是,他立刻向曹操建议征聘郭嘉。

不久,郭嘉被邀请至兖州,与曹操共同探讨天下大事。在这次会晤中,郭嘉向曹操推荐了一位汉光武帝的嫡系后裔,来自淮南成德的刘晔,字子阳。曹操对这位名士也颇有耳闻,随即发出了聘请。

随着刘晔的加入,他又向曹操引荐了两位杰出人才:一位是来自山阳昌邑的满宠,字伯宁;另一位则是武城人士吕虔,字子恪。这二人在曹操心中亦有一定的声望,因此也被诚挚地邀请加入了曹营,担任军中要职。

随后,满宠和吕虔联手推荐了另一位贤才,他是陈留平邱的毛玠,字孝先。对于这位品行高洁、才华横溢的人物,曹操同样没有迟疑,即刻决定将其招致麾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