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二萍看着两个儿媳妇都表态了,表情缓和了很多。

算是儿媳妇比较识相,没有歪心思。

等张青山几人回来的时候,婆媳几个在家已经全部制作好了。

明天直接出摊就行了。

各种制作好的小料,都摆放在干净的盆里,盖好盖子。

碗筷也洗的干干净净的放在了大盆里。

还拿了几个水桶装着水,熬煮好的大骨头汤也是装在了大桶里,明天一起拿着出摊。

“娘,咱们明天就出摊了吗?”

“嗯,明天就去,早一天出摊,早一天赚钱,一会你们两个缝一个摊位的那个牌子。”

就是用布料制作的牌匾旗帜。

“好的,娘,那咱们摊位叫什么?”

她们不敢拿主意,这事还得问吴二萍。

“叫【张酸辣粉掉渣饼】。”

这是吴二萍下午的时候就想好的。

她知道赵远珍的铺子都是叫张XXX的,她承认,她有蹭招牌的意思。

但是她们确实也姓张啊!

她也不算是骗人的吧。

“好的,娘,那我们这就去制作。”

家里布料有的,直接就能制作。

“嗯,去吧,做大大一点,醒目一点。”

“是的,娘!”

“当家的,你去找几根竹竿,明天挂招牌。”

“嗯。我这就去。”

张青山拿着柴刀去山上了。

“辛优,你去找村里的张木匠打造一个钱匣子,要结实一些的,能上锁的。”

“是,娘,我这就去。”

“子虎,你写字好看,你去把招牌的名字写好,给你娘和你二婶当秀样!”

“好的,奶奶,我这就去。”

吴二萍看着一家子都在忙忙碌碌的,很好。

都给我动起来,谁也别闲着。

她也没闲着,开始清点家里的东西,虽然摆摊要准备。

但是搬家的事情也要开始准备了。

这样,等搬家以后,他们摆摊就不用来回跑了。

她都想好了,要是这个摊位赚的多,她回头就租个铺子,在铺子里卖,争取多赚点。

等孙张氏和张三道下班回来的时候,发现出摊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

完全不需要自己帮忙了。

“老大家的,这个酸辣粉和掉渣饼,你们打算卖多少钱?”

这个价位一定要合理,太低了不赚钱,太高了没客人,一定要订制好了。

“娘,这个我还没想好,正打算说,大家想想看,卖多少合适呢。”

吴二萍也在犯愁,这个怎么定价。

“先算成本,人工,看看多少钱,再定价格吧。”

张三道给了个定价方向。

“好的,那咱们开始算算,子虎,我说你算算。”

家里就属张子虎的算数最好了。

“好的,奶奶,你说吧。”

吴二萍把酸辣粉的原料一一说出来,花生米,黄豆,以及从赵远珍那拿来的调料,榨菜,肉沫,大骨头,白面,人工等等。

全都一样一样加起来。

最后算出来发现,一碗酸辣粉的成本是3文钱,一个掉渣饼的成本是1.5文钱。

想着出摊人数,第一天就是全家除了张三道和孙张氏,大人都去。

这样就是好几个工。

商量着,最后的定价是酸辣粉8文钱一碗,掉渣饼4文钱一张。

都翻倍了。

要是卖出去一百碗酸辣粉就能有500文纯利润,他们出工5个人,平均是每人一百文。

比做工合算多了。

这还不算掉渣饼呢。

这个定价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大家都能消费的起。

酸辣粉的钱和一碗面条差不多,还比面条便宜一点。

掉渣饼虽然比包子贵了一点,但是一张掉渣饼比包子大很多,肉馅也多了很多的。

综合下来,并不算贵。

“娘,那咱们去哪里摆摊啊?”

张辛书问出了最重要的问题,他们虽然在这边定居好多年了,但是京城他们还不是很熟悉,主要是京城太大了。

“额,这个我还真没想好,这样,一会子虎你去问问你二奶奶,让她给推荐个摆摊的地方。她对京城比较熟悉。”

“好的,奶奶,我这就去。”

张子虎吃好饭,马上站起来就去找赵远珍了。

“二奶奶,我奶奶让我来问问,看我们的酸辣粉和掉渣饼的摊位摆在哪里合适?我们对京城都不太熟悉。”

“好的,等我想想哪里合适。”

酸辣粉这个生意,不仅仅可以摆摊,开铺子也很合适,将来有了银子,还是开铺子更赚钱。

她左思右想的最后决定去汴河大街和第二甜水铺子街交叉的大桥旁边摆摊。

选在这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这边已经有规模了,有很多小吃在这边摆摊,人流量不会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