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珠明料画这幅山水人物图,勾线清晰才能体现人物,深勾人物浅抹山川。”说罢,接过父亲手中的笔,替父亲修改起来。
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赤壁赋跃然瓶上。
父亲看后欣慰地点了点头,“梁儿真是长大了,技术都学到家了,到了能指导父亲的程度了。”
“父亲说笑了,我才刚学了六年,离父亲还差的很远,还需要父亲多多指导我才能学有所成。”
“梁儿真是谦虚,你现在的技艺,别说是同你现在一般十一岁的我,就是十八岁时的我也达不到。我家梁儿简直是天赋异禀,小小年纪就已学有所成,将来必能烧出比我家代代以来烧的最好的瓷器,都要愈加精美的瓷器。”
与此同时,开封。
一路跋山涉水、风尘仆仆,落芪居士终于来到了开封府祥符县,拜会了史家。新科进士刚一还乡,便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两人相谈甚欢,兴奋至极,邀老友坐到家中,见老友已是褴褛衣衫,赶紧取下身上锦缎,披在对方身上。
两人长谈一夜,从两人少年时师从左光斗,聊到两人分别,落芪居士回乡见闻,再到近年陕西大灾,期间每每聊到欢欣之处,放声大笑,直至第二天天明。
史公起身,告诉居士:“我已受命,将前往西安,任推官行平叛事宜。君若无处可去,可在此常住下,也可代我照看家人。”言毕,吩咐下人收拾行装,准备动身赴任。并告诫家中下人需待居士如客,好好照看安顿好他。
“高梁,是个好名字,途经洛阳多亏了他指明方向,这才能顺利到达开封。”史家宅邸内,安顿下来的落芪居士取来纸墨,提笔落字,迅速写下一则小书。装入信笺,差人送去洛阳嵩县,让他交给一个叫高梁的十几岁少年。
几日后,一封书信寄到我家瓷器作坊,抬头写着:赠高梁小友
我与父亲一同拆开阅览:
高梁小友,一年未见,家中可安好。吾已在开封寻得旧友,其受职出西安任推官,另我且住开封家中并代为照看家人,多谢小友当日恩情,吾甚感于君之善,自当涌泉以相报。今我已安顿下来,特写书一封,赠予小友,他年若小友有难,可领家人来寻我,现住开封祥符县,拿此书信寻史家宅邸,称是我落芪居士故交便是。
落款:落芪居士
“梁儿,这是你认识的人吗?”
落芪居士?噢,是那年问路之人,寻得旧友可喜可贺,此去数月奔波劳苦,终于安顿下来。
“父亲,此人是去年我与母亲在路上偶遇之人,自陕东行路过此地,我们给了些帮助,也算是有一面之缘。”
“那你便收下此信吧,如此小事亦记于心头,此人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以后若真有困难,也可持信去寻他,总归是多个出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