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商议了许久,都拿不出一个办法。
一旦常盈仓被烧毁的消息传来,京城的粮价肯定会迅速飞涨。
孙承宗手捂着下巴,思虑良久后,才说道:“当前还是得赶紧买粮,若是朝廷手中有大笔粮食,定能平抑京城的粮价,让百姓足食,不会受制于那些野心滔天的乱党。”
李标道:“就怕江南的士绅都不卖,并且就算是想办法弄到了粮食,也不能安全送入京城。运河绵延近两千里,不管何处都容易遇到山贼土匪。”
等闲的山贼土匪当然不敢对官军下手,可有了士绅暗中支持的就不一样了。
毕竟现在是整个东南的士绅集团要和朝廷作对。
黄立极问道:“孙阁老,你分管军务,山东巡抚征兵进度如何?能否南下护送粮食入京?”
孙承宗答道:“陛下敕令才传到山东不过一個月时间,山东巡抚李精白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这么快完成征兵。并且征兵也要花银子,兵部下拨的款项还没有到位,仅凭山东的民力,一时间也招不满五万大军。”
听着此言,黄立极顿感焦头烂额。
若是不能解决粮食问题,没有饭吃的饥民,肯定想生吃了他。
“走海运吧!”徐光启忽然出言道。
他虽然是松江府人,但早就入了天主教,见识过海运的便利。
又同自诩为君子的东林党人尿不到一壶,所以才会说出这釜底抽薪之计。
只要此次能用海运将粮食送到北方,运河将再不会成为大明的负担。
南方士绅除了造反,就再找不到可以要挟朝廷的地方了。
“海运?”
听见这两个字,黄立极双眼一亮,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道:“确实可以走海运,命登莱巡抚孙国祯派水师护送。”
大明禁海,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东南的士绅集团。
而孙承宗乃是河北保定府人,李标是河北真定府人。
两人身后的利益阶层,完全沾不上禁海令的一丝好处,自然也不会出言反对。
徐光启又补充道:“在南直隶买粮,恐怕也会十分困难,需要往更南边走,说不定要去到广东,或者交趾。老夫在那边还有一些关系,应该能用得上,不如就由老夫亲去吧!”
“行!”
黄立极身为首辅,自然是极有决断之人,当即说道:“子先快去快回,一定要在明年春天将粮食送到天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若是那时候粮食还没有运到,京城就会断粮,九边、辽东的将士没有饭吃,局势会变得极为危险。
到时候,朝廷就不得不向东南士绅集团低头了。
不仅他的首辅之位不保,就连人头也可能保不住。
下场可能就跟汉景帝诛晁错一样。
想到此处,黄立极再次郑重说道:“大明江山社稷,皆系于君之一身。”
“阁老放心,我今晚就连夜出发!”
徐光启神色郑重,拱手之后就退了出去。
待他退走后,黄立极又对着孙承宗和李标说道:“本官会将东南的局势汇报给陛下,你们都想办法查查背后是何人主使的吧!”
这怎么可能查得出来?
锦衣卫到了那边都得抓瞎!
孙承宗和李标相视一眼,只得无奈道:“阁老放心,老夫回去后就联系在南直隶、山东为官的学生。”
——
“枕护燕蓟为京师屏翰,拥雄关为辽左咽喉!”
朱由校驻马而立,眺望着远处巍峨的雄关,忍不住心生感叹。
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处山海之间而得名。
其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始建于洪武十四年,大将军徐达奉令镇守北平,发燕山等卫屯兵一万五千人修筑。
大明在山海关依关设置“山海卫”,领十个千户所,隶属蓟辽总督管辖。
其关城周长八里,高四丈一尺。
远远看去,就让人心生敬畏之心。
在关城之外,还有一条护城河,宽十丈,深两丈五尺。
护城河外,还设有加强护城河防护能力的壕沟夹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