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也。”
周衍满意的点了点头,却也没让其跪下,只是说道:
“我从来不真正收徒,如今伱便是我的第一位记名弟子,得传我法。”齐远天赋并不好。
武道修行和身体素质皆属于下品,仅比普通人好上一些。
道术他还未接触过,可其心灵的潜力也是一般,不足以支撑修炼到高深境界。
能忍,会忍。
即使三位练筋武者放海,也不耽误齐远是真正起起停停的跑了十几公里,以一个少年来说,可谓是智勇双全,心性不错了。
不过心性不代表天赋。
只能说在修行的内里,和行事的决策之上会有着帮助。
不过这些对于周衍来说不是问题。
天不天赋他也不在乎,气血改易,心性修行,进行引导,这都是他的强项。
自己的计划,也需要有人来执行。
“谢过恩师!”
齐远似乎明白了自己老师的脾性,也不再跪拜,而是微微躬身,遥遥一拜。
日当午时,即便是秋意正浓之时,也有几分热意。
院落内,齐远正蹲着马步。
其面色有些微白,双膝正中蹲下,依照周衍所教之口诀,慢慢的调整着自己的呼吸。
一呼,
一吸。
一吞,
一吐。
齐远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在呼吸之间,一步一步的变强,原本瘦弱的身体似乎也逐渐的变得有力起来。
心下,也就更能忍受几分疲累了。
周衍在一旁打坐,偶尔扫视一眼,还算是满意。
这齐远天赋果然不行,几天时间,马步都才堪堪成形,不过好在还有几分坚持,那就还有救。
所谓天赋,分很多方面。
一是最为直观,也是提及最广的,也就是所谓修行速度的方面,熬炼气血,提炼法力,都要比别人快出很多,凝聚能量也更加具有优势。
二便是悟性。
武学道术,一学就会,一会就精,更能灵感长随,对天地运转,大道运行更容易有深刻的领悟。
最后,就是心性。
不同于其他,这种天赋带来的助益向来都不明显,唯有日积月累,才能够显现出成效。
而且在周衍看来。
所谓心性的优势其实是要建立在其他两大天赋上,才能够发挥作用的。
不然心性再坚毅果决,如果没有奇遇法宝,天资在身,那么一个境界蹉跎百年,活活老死,心性再好也没有用处。
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
心性,天赋,悟性,这些周衍都可以提供,他希望看见的,是自己这个便宜徒弟能够有着自己的格局。
“身要紧,神要松,内外相合,武道自生!”
周衍的声音徐徐传来。
“你的身体现在还很是衰弱,经过之前的事情,亏空太大,我虽然购置了一些药材,给你弥补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却也要你细心调养。”
“现在我传给你的修行之法乃是稳固根基所用,能够帮助你更好的认知自己的身体,锻炼心灵,待到你身体完全健康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修炼气血了!”
周衍打量着齐远,徐徐说道。
齐远虽然不过十五,还属于少年,身体正在成长,可此时去练功夫,正是再好不过。
这不是所谓的锻炼肌肉那种粗糙的方式。
而是通过更加细节的运动,调整身体之中微观的存在,使得身体全方位的缓慢增长,还能够增长气血。
本质,是不一样的。
武功武功,少年之功。
意思就是武功要从少年就开始练,方才有着最大的效率,等老了,心思繁杂不堪不说,气血也不活跃。
这话虽然也有些夸张,却也正是说明了修行的一大特质。
嘀嗒!
嘀嗒!
秋风之下,齐远的额头之上却滴落着黄豆大小的汗珠。
在不断的调整呼吸之下,其不断颤抖的双腿,竟也慢慢的稳定了下来,呼吸也更加流畅了一些。
“武功,竟是这么难练”
齐远一边练功,心思却止不住的飘了起来。
现在他练得不过只是基础的入门功,只是用来稳固身体状态,呼吸节奏,和气血的功夫。
如此,就已经难练至极。
每天三次,都要雷打不动的站立一个时辰。
虽然效果确实不错,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力量在不断提升,可是相对于读书,似乎还是困难了不少?
“你认为读书很容易?”
周衍的话语飘然而至,一下把齐远惊醒了。
“老师能够察觉我的心思?”
齐远惊疑不定的想到。
“读书格物,虽有载体注释,文字解释经意,但实则就是以己度人,不断的思考前人之思想,然后化为自己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之中没有捷径,有的就只有日复一日的积累,然后填充自己的世界观和思想,去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周衍没有挑明其小心思,仍旧不紧不慢道:
“武道到底有着模板,甚至还有着所谓的‘境界’进行标注,自要比读书轻松许多。”
二者齐头并进,才是正道。
修行,修炼。
可不只是打打坐,练个拳就行的。
除去对于自身力量的打磨之外,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呼
齐远长吐一口气,沉声道:
“学生知道了。”
这些道理他只是似懂非懂,但齐远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老师要比自己博学的多。
目前,还是听老师的最好。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