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西多部首领联袂请求退兵,长孙日成只是不许,还打了带头的察哈尔博罗特五十鞭子。

博罗特等燕西南七部首领,带人连夜撤军。

燕国十万大军,瞬间只剩下六万。

没走的部族也人心浮动起来,

为了提振士气,长孙日成组织了燕军攻城。

长子长孙正德为先登,阵亡于平城脚下。

周人再次派出使者,愿出十万石粮草、三千石茶叶、一万匹布为军资,希望燕国撤军。

不得不说,没走的燕西各部首领都怦然心动了,军心愈发涣散。

只有长孙日成知道,只要这次退了,以后就很难调动燕西进攻周国了。

周国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渗透燕西,会有越来越多的燕西部族和周国眉来眼去。

可是,便是不退,他又能往哪里去?

他最多也就是带兵把雁门的平城、马邑、阴馆城祸祸一遍,对周国来说,这只是纤芥之疾。

事实上,从他不敢斩周使以自证那一刻起,他就不敢把事做绝,总要给长孙氏留条后路。

前几日,周军用一千多门虎蹲炮,正面击退两倍于己的匈奴骑兵,给草原部族造成的震撼,至今未平。

过去二百年来,焦灼的草原态势,忽然急转直下,周军已经呈现出碾压的态势。

三月初六,匈奴放弃西套,全军西撤的消息传来,燕军军心再次震荡起来。

仍在坚守的燕西各部首领,集体逼宫,要求主帅必须立刻接受周人的和谈条件。

一旦周军东顾,可就没有这么好的退兵条件了。

只有五千本部的长孙日成,被迫与周人议和。

议和结束,长孙日成带领五千本部,火速东归,准备迎接燕王的疾风骤雨。

而燕西各部却没有立刻走,一边派人搬运粮草布匹茶叶回部族,一边留下来赶大集。

雁门、上谷边地郡县,都开了春集,物美价廉。

交通运输总公司,刚备好了货。

大周十分大度,一点也没追究燕国擅启边衅的事情,热情地招呼燕西各部。

连已经跑路的燕西南各部,都回来要求瓜分周人给的军资,顺便赶大集。

只要部族头人以上亲自画押,就可以赊欠。

燕西各部都深刻感受到了大周的热情,觉得周人特别善良。

燕西部族都很满意,周人也很满意。

只有燕国王都一片阴云密布。

一场政治风暴,在襄都酝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种被外部压力引爆的内部矛盾,破坏力是广泛而深远的,伤害的国家元气,也许许多年都补不回来。

三月的洛都已经十分热闹。

东匈奴遣使求和。

上表称臣、献女、承诺归还凉州酒泉和张掖,只要求大周皇帝承认匈奴其他领地。

匈奴使者求和的消息传开,洛都的人们才后知后觉,仗竟然不声不响地就打完了。

时隔二百年,周军在野战中击溃两倍于己的匈奴大军,再次匡扶整个河套地区。

这毫无疑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大胜。

至于西凉丢失了酒泉和张掖,以及雁门花钱劝退燕军的事情,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大周的皇帝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匈奴人的“无理”要求,直接引爆了洛都周人的情绪。

重建西域都护府,被提上了国朝日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