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店长跟着就从柜台走了出来,确定不是过来打人的之后。
李二旦两人转身走向了卡座。
这里,每个座位上都摆有一套煮咖啡的器具。
二人落座后,店长轻轻地拧开咖啡豆罐的盖子,一股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他慢条斯理地取出一个磨豆器,将咖啡豆缓缓倒入,然后细细研磨。
磨好的咖啡粉,如同细腻的沙滩,静静地躺在筛网上。
店长拿起一只铜质咖啡壶,置于炉火之上,他专注地调整火候,确保水温控制在最佳范围内。
他边煮边讲解:“咖啡的冲泡,是一门艺术。”
“最佳的萃取水温是91°C至94°C之间,这个温度能够完美地释放出咖啡的香气和风味。”
“若水温过低,咖啡则显得酸涩;若过高,则可能带有焦苦味。而92°C的水温,恰好是我们追求的动态平衡。”
听起来像孔乙己在教小孩“茴”字有四种写法。
李二旦是一句也没听进去。
孙长兴微微一笑看向李二旦,“李小友喜欢喝什么咖啡?”
对这个话题不是很感兴趣,李二旦随口说道:“我比较喜欢干嚼,能提神就行。”
“……干,干嚼?”
显然被这句话给愣住了,不过好在孙长兴的反应还算快,干咳了一声掩饰了自己的失态,立刻开口接过了话头,“干嚼……也是一种很独特的咖啡品味,一般来说喜欢干嚼咖啡的人都拥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以及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和超于常人的事业心……”
如果这位老先生关注网络,这些话完全可以用两个字概括。
待水接近沸腾时,年轻店长迅速地将咖啡粉倒入壶中,让热水流过咖啡粉,瞬间释放出浓郁的香气。
随着咖啡液的滴落,他将咖啡倒入一只精致的白色瓷杯中。
最后,他取出一块方糖和一小瓶奶油,放在杯旁,供顾客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加入。
“请慢用,我们店还有其他特色,可以给二位介绍一下。”
“谢谢,不用麻烦了,我们也不是懂咖啡之人,只是借贵宝地说上两句话。”
摇了摇头说着,李二旦接着看向了站在一旁等候着点单的年轻店长,礼貌地说道
“好的先生。”
店长也不自讨没趣,悻悻离开。
“小友应该也是独具慧眼,才能如此年轻有为,想必你的每一笔投资都落在了风口上。”
“不知你对未来的投资风口有何看法?”
李二旦虽感意外,但还是礼貌地回应:“您说呢?”
这家伙不应该是过来跟自己谈碳纤维的吗?
怎么扯上投资上去了?
但聊聊天的事,李二旦也没觉得有用上天机术的必要。
为了不让对方冷场,他还是礼貌的随口问了句。
孙长兴沉吟片刻,缓缓道:“我认为制造业将是下一个投资热点。”
“房地产和互联网虽然曾经风光无限,但如今已步入衰退期。”
“而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制造业的繁荣......"
李二旦心中一动,但他并未表露。
这话说得有点道理,可是这老头自己真的懂吗?
他淡淡一笑,说:“您的看法很有见地。"
“所以,您是想让我再投一笔钱,提高碳纤维产量?你们需要多少?”
孙长兴深吸了一口气:“年产量至少5000吨。”
一年五千吨的产能确实是超出正常民营企业的能力范围了。
况且人家还有自己的产业。
也需要发展的。
“李老板,我知道你为难,可如果低于这个量,就无法保障战斗机设计和量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