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

徐达忍不住惊呼一声。

“年采5000多万斤煤。”

“但日需煤数10万斤?!”

他虽然是个粗人。

但光是听李善长这么一说。

这别说是剩了。

到底够不够用都不知道呢!

朱元璋也脸色铁青。

倒不是因为好圣孙打造的这火车耗费了大量的煤。

而是因为他没想到大明煤的产量竟然如此低!

要知道。

几年前他曾经跟担任御史中丞的李善长就聊过煤产量的问题。

就像是李善长刚刚所说。

在砖瓦、石灰、制盐等手工业生产中也大量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既然如此。

这煤的产量,几乎可以说关乎大明朝廷的运转!

当时李善长还说过煤产量为每年5500万斤!

结果几年下来。

还少了?!

“李中丞,为何几年过去!”

“我大明煤的年产量不见增长,反而减少了?!”

朱元璋看向李善长的双眼蕴藏着怒火。

郭恒案发后。

他对数字极为敏感!

甚至听见李善长如此说。

都怀疑到底是不是有官员又中饱私囊了?!

噗通。

李善长惶恐万分跪倒在地。

“陛下,臣在位之时。”

“对此也有过追查。”

“但这真的不是有官员贪墨。”

“煤不像是盐,并非是百姓家中必须。”

“更多的则是供给了我大明朝廷。”

“不管哪个官员敢胆大包天贪墨煤炭。”

“也无法出手牟利啊!”

啪!

朱元璋一拍座椅扶手。

双眼怒火中烧。

“那你告诉咱!”

“到底这煤产量为何下降了!”

李善长惶恐开口。

“臣就拿蜀地来说。”

“产煤府县共有87个,其中富顺、荣县、犍为、威远、嘉定、大宁、云阳等37个府县,既是煤炭产地,又是井盐产区。”

“凡产盐之处,未有不产煤者。”

“所以煤产量本该逐年涨。”

“但这一年来农业机械化的推进。”

“百姓日子好过了,对朝廷开出的采煤工钱不满者甚多。”

“以至于这些煤炭产地招不到人手。”

“这才导致了煤产量的暴跌。”

什么?!

这番话震惊的朱元璋瞠目结舌。

他怎么也没想到。

煤产量的下降。

居然是因为百姓日子过得好了。

朝廷给的工钱他们瞧不了?

所以才导致的人手不够?

这甚至让老朱有点哭笑不得。

问题虽然找到了。

但他也明白了为何这些煤炭产地无法解决。

究其根本。

还是没钱!

自己身为大明皇帝。

想要搞点钱都难如登天!

甚至想要移民入滇。

想要北伐灭了北元小朝廷。

国库空缺都还有足足二百多万两白银!

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