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他体察民情之时,停留数日,结识了一户富农,酒后两人对话,

“…我大儿子木工技艺好,十里八乡都出名,我就分他银子,帮他弄个小作坊,如今小日子不错,感激父母和二弟赡养父母,不少孝敬还兄弟感情更紧密。

我家二儿子,忠厚老实,就爱侍弄田地,如今官府给的新作物,年年大丰收,有的还不挑沙土,我就将田地都分给二儿子,又买了些便宜的沙土。如今他养老,日子也富裕,二儿媳虽泼辣却孝敬,感激我们父母和兄弟谦让,一家子也和和乐乐。

三儿子头脑灵活,在县城学徒,如今也做了管事,一家住在了县城。

四儿子爱读书,如今也是个秀才了,几位兄长也支持他读书,过两年就要试试乡试了,自己也在师长的私塾偶尔任教,并不一味依靠兄长…

我们家不是跟大儿子一家过,初时也有村里人议论,可如今,谁不羡慕我家。

我儿子我自己清楚,我不懂大道理,但我会种地,你看土壤肥沃粮食丰收,那沙土不也一样种对了也丰收?我儿子虽无大才,但走对了路,也能过好日子。”

康熙那番之后,茅塞顿开,这几年见大的儿子们的郁气消散不少,当年也是一个个白玉丸子一样的小可爱~

“嗯,不瞒您说,我家是家大业大,儿子众多啊~”康熙道。

“…我早就看出来您一看就是富商!有不少产业铺子吧?”老汉一听就笑呵呵地道。

梁九功捏了一把汗,康熙摆摆手示意无妨。

“对,我产业很多…”

“那就谁擅长什么就做什么呗,就像我儿子们,别都盯着这一亩三分地啊…四个儿子盯我那点地,我这些年就成不了富农了,还不够分家的…呵呵”

“有道理,有道理!呵呵!”

如今,他有意培养儿子们不同方向,只是皇权至上,可不是几十亩田地可比之的。

此番同回京的还有富察长青、富察哲尔德、陈家和乔乘轩等人,他们正好前两天到达的天津港。

陈家和乔乘轩直接入住了别院,乌希哈聘请了几位传教士,轮流给他们及商队主要成员教导外语。

商船估计要明年八月才能筹备齐全,正好有时间给众人学习国外语言和习俗,以及了解各国国内势力。

乌希哈准备商队出发前就制定好大致的策略,投其所好,并输出龙国一些文化特产,换取大量回报。

而康熙准备届时也出两艘商船与乌希哈的商队同行,商队缴纳朝廷百分二十的物品海关税,日后若有其他商队也如此收关税

乌希哈商队则成为唯一皇家认定的除皇帝商队外的海运皇商。

待康熙回宫后,拜见皇太后,听闻胤禟请求赐婚,更是龙颜大悦,忙写下赐婚圣旨,命礼部去办理,

这下好了,原先还担心儿子娶不着媳妇,没成想儿子这么快就搞定了。

不愧是朕的儿子!

康熙帝是美滋滋,接到圣旨那刻,富察家众人却是五味杂陈,甚是不舍…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朕之皇子爱新觉罗胤禟人品贵重,行孝有嘉,文武并重,特封为逸郡王,今已至弱冠。今有参领富察鸿远之孙女,值及笄之年,满洲正黄旗人氏,恭谨端敏、温徳贤良、才貌出众,蕙质兰心,甚得朕心。

故朕下旨钦定为胤禟之嫡福晋,择吉日大婚。

钦此!”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