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从商,一遇骗,二遇盗,三遇匪。

遂躬耕,一岁大旱,一岁大涝,一岁飞蝗。

乃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听完此人的生平简历,古人只觉得,确实是倒霉啊,这人的运气不大好啊。

就连性子温和的夫子都觉得此人有些可惜,此人上进心是有,但是没找对方向,至少目前选的这几条路,是条条不通。

多年未中的文人有些道心不稳了,所以是否要另寻出路还是继续死磕呢。

习武参军的将士也是摇摇头,这样的人才确实是不适合军营啊。

各朝的商人,不仅对比了一下自己的发家史,自己做生意只是偶尔会有损失和麻烦,略施手段就能摆平了。

农民则是摇摇头,要是遇到三年大灾,得死多少人啊,没点家底和粮食的恐怕撑不下去的。

最受创的就是各朝的大夫了,学习和创新是伴随着一个大夫一生的事情。

对于每一个大夫而言,学习前人留下来的药方医病救人,熟悉各种药材的功效,在此基础上若是能研制出一两个药方作为家族的底气流传后世,那可谓是巨大的成就了。

对于墓碑的主人,各朝大夫也只能感慨着:“医毒不分家,药材虽好,不可乱吃啊!”

(可是他有钱啊,学文、学武、从商、耕地、学医。)

(难道你们没有发现,这人射中了监考官就直接被赶出来了吗?)

(所以,他的家里不只有钱,还有点小权,一开始从文读书科举,要知道古代一般的家庭都供不起孩子读书的,古代的书籍,笔墨纸砚都是很贵的。)

(就想知道,什么条件家庭的孩子,可以读书,不行习武,然后创业,不行就去搞农业,还能学医。)

不少人表示收到了伤害,细想一下也是很有道理的,没点家底的人可没这底气去学习。

寻常百姓最多也就选择一样,也就只有贵族、官员子弟,闲暇之余了解一些感兴趣的事情。

所以,虽然墓主人很倒霉,但是人家会投胎啊。

为生计奔波的人们也顾不得同情别人了,还是心疼自己吧,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干点活呢。

一些官员顶着自家皇上的眼神,也是有点小尴尬。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贯彻实施的。

谁家没个倒霉孩子,犯点错上下打点一下也就翻篇了,法理不外乎人情嘛。大家都懂的道理只是不要闹到明面上来就行。

各朝代的监考官:你有权你有理,所以我们就白死了呗。

(他明明可以躺平,却选择了奋斗。)

(有钱有权的都奋斗成这样,我还努力什么,洗洗睡吧。)

(此人勇气可嘉,至少他敢一个个试,虽然运气不咋滴。)

各个家族的族长、族老和当家人也是略有所思。

家族中子弟众多,每个人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可以稍微测试一下,能提前知道的,也免得族中弟子瞎折腾了,浪费光阴,毫无成果。

努力还是要努力的,因噎忘事的事情做不得,弟子的培养才能家族更好的延续下去,至于躺平,还是不要这么想得好,家族不养无用之人。

(他如果一开始就学医,会不会就不会那么倒霉了?)

正在思考的古人也是被这句话打断了思路。

要是顺着这个想法思考下去,你别说,墓主人可能还真就不那么倒霉了,毕竟经历的倒霉事情就比较少了。

毕竟学医之后,一副自制良方下去,就是新生了。

古人不禁啼笑皆非。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