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座之后,荀彧就在喋喋不休的说着,似乎对叶凡的手笔了如指掌。

没有见面之前,叶凡还以为荀彧是个不苟言笑的读书人,却没想到荀彧人后竟然是这幅模样。

“先生横空出世,大名已经传遍了许昌城,种种事迹更是被写成了戏文,被说书先生在街头巷口不停的讲呢!”

荀彧上来先是一通夸赞,毕竟他和叶凡两人一内一外,一个随军参谋,所向披靡,一个整顿内政,保后方无虞,可谓是天作之合。

两人神交已久。

因此见面之后,丝毫没有生涩的感觉,反而像是一对老朋友一样,交谈甚欢。

叶凡连连摆手,被夸奖的脸色通红。

“文若可真是折煞我了,在下也不过是得遇明主,才能施展抱负,不然如今也不过是个小小的火头兵呢。”

荀彧顿时想起,在叶凡决定帮助曹操之前,不过是个火头兵,而且曾经在刘备、孙权那里都遭到了冷眼相待。

“听说先生师从于水镜先生?为何我很少听说先生的大名呢?”

作为一个内政人才,荀彧同样给曹操介绍了很多人才。

郭嘉、戏志才等,都是他推荐给曹操的。

若是早知道叶凡大名的话,说不定他也会向曹操推荐,可他根本没有听说过叶凡。

按说这样的人才,不可能会默默不闻的。

叶凡顿时就被戳到了痛处,但自己的经历也已经不是秘密了。

相反,他现在的成功,更衬托以前经历的磨难。

“实不相瞒,在下求学之时无意和人争长短,因此一直寂寂无名,就连老师,也给我起了个‘燕雀’的道号,鲜少和人提及。”

荀彧只知道叶凡经历了很多磨难,不想就连司马徽对自己的弟子都如此没有信心,不由的愤愤不平起来。

“水镜先生竟然如此偏心,真是令人失望啊。”

“我想现在司马徽应该悔之不及,他得意的两名弟子,诸葛亮和周瑜,都败在了先生手中,提起来便十分痛快。”

如今司马徽不再四处给人推荐自己的弟子,怕是也有几分叶凡的原因。

因为走眼了叶凡,名声也被连累了吧。

叶凡却苦笑着摇头道:“不管如何,他也是我的老师,教我许多,我心怀感激。”

荀彧啧啧称赞道:“先生大度,真是令人拍马不及啊。”

“好在如今苦尽甘来,先生可以一展所学,必然可以名垂千古啊。”

对待叶凡,他不吝赞美之眼。

“先生大名,如今在许昌可谓是人尽皆知,不知道有的多少人想要求见先生呢,就连几位公子也是如此啊。”

不过荀彧最后这句话,更像是一种试探,或者是警告。

作为一直呆在后方的人,他自然明白几位公子之间的明争暗斗,而叶凡刚刚归来,若是无意中站队了某位公子,说不定将来会有麻烦。

因此他出言询问,也算是一种提醒。

叶凡瞬间就领悟了荀彧的意思,笑呵呵的说道:“几位公子确实求见于我,但在下有事并未接见他们。”

如此算是表明了自己并未打算站队的意思。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