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陷入了极度的悲愤和苦闷中。

从29岁开始,

他先后担任了通判、知州、江西提刑等多个职位。

在平定了茶商军后,

辛弃疾成为了封疆大吏。

但宦海升迁不是辛弃疾的志向。

他日夜渴望的,是北伐中原,征战沙场。

而他执着北伐的立场,也使得他难以在官场立足。

辛弃疾在地方大刀阔斧的整顿,得罪了权贵们的利益。

在激烈的弹劾下,

32岁的辛弃疾被罢去了所有职务。

他回到了自己的稼轩庄园。

自号稼轩居士。

七年后的一个冬天,

辛弃疾与陈亮相会于铅山。

史称第二次鹅湖之会。

此后,他又陆续两次出山做官。

在此期间,

他还与朱熹等名仕交往。

度过了一段纵论江山的日子。

公元1194年,59岁的辛弃疾又被罢官。

同年夏天,他回到了江西饶,经营庄园。

他决心像陶渊明一样,隐居田园。

可闲云野鹤终究不是他的追求,

四年后,他再度出山做官。

接下来五年时间里,朝局发生变化。

主战派人士逐渐占据风,

次年,

已经垂垂老矣的辛弃疾,

请求觐见皇帝。

他仍对北伐怀以无限憧憬。

此时的辛弃疾,已经历了四代君王。

朝局翻来覆去,

而北定中原依旧遥遥无期。

在几年的宦海沉浮后,

心灰意冷的辛弃疾再度辞去了官职。

回到铅山。

一连串的打击,使他心力交瘁。

公元1207年的秋天,

朝堂再次想起了这位忠贞耿直的老臣。

令他速到临安赴任。

但诏书到了辛弃疾面前时。

他已病重,卧床不起。

这一年的九月,秋风萧瑟。

在用尽全力喊出杀贼二字后,

辛弃疾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终年68岁。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不知道,辛弃疾要寻的人是谁。

但我们希望,

这位稼轩居士最终梦见了山河一统,四海升平。

……

画面中,辛弃疾临死前喊出的“杀贼”二字。

令无数人红了眼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