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他缓缓起身,翻身下床来到桌子前灌了一大口茶水,随后便对着屋外喊道:“再兴,你进来一下。”
话落,房门便被推开,杨再兴踏入屋内拱手应道:“主公。”
林跃示意再兴坐下,随后才问道:“再兴,你知道城内哪里有寺庙么?”
杨再兴闻言愣了一下,随即他想了想便回道,“回禀主公,末将前一阵听旁人说起过,城南好似有一座寺庙新建不久,听说很是灵验,不过具体在哪里末将却是不知。”
顿了顿,杨再兴问道:“侯爷,末将去给您打听打听?”
“可以。” 林跃点点头,心中对这城内的寺庙也很是好奇。
杨再兴见状便拱手告退,随后便去亲卫营中打听了起来。
不久后,杨再兴便急匆匆的赶了回来,他拱手汇报道:
“主公,如今城南有两座寺庙,城东有三座寺庙,而城西与城北,则各有一座寺庙尚在修建。
除此之外砀郡郡城外,据说芒砀山上有一寺庙很是灵验......”
“等等!” 林跃忽然打断了杨再兴的话,他眼中满是诧异之色的问道:“再兴,这砀郡郡城中一共有多少座寺庙?”
“末将粗略打听了一番,如今城内恐怕有不下十座寺庙。”杨再兴想了想便回道,“至于城外,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怎么会这么多?” 林跃皱着眉头、喃喃自语的说。
这一座砀郡郡城内,便有不下十座寺庙,那整个砀郡又该有多少?整个大秦又有多少?
而杨再兴则是拱手回道:“回禀主公,这寺庙再兴略有耳闻,其中大多是这两年才陆续兴盛起来,尤其是最近半年内,虽然仍旧还是有很多百姓难以接受,但香火却是逐渐盛行起来。”
林跃摇了摇头,难以接受只是暂时的,大秦如今的神仙很少、体系又很杂乱无章,根本无法对抗经过后世不断改善、整理出来的神仙体系。
只要任凭其继续发展下去,要不了多少年,便会遍地开花了。
随后他像是又想起了什么,连忙问道:“道观呢?”
“回禀主公,道观的数量末将不知,不过末将倒是曾在爱戚城附近见过几座道观,但却没几个道士。” 杨再兴拱手回道,同时他心中也有些纳闷,今日主公怎么关心上这些事来了?
林跃听到“没几个道士”这话眉头再度紧皱,心想这道教“无为”,除非天下民不聊生,不然是不会主动入世的。
但这也导致面对对手的疯狂扩张,道家却依旧守在山上修身养性、逍遥自在,这情况很是不妙。
同时这也让他心中很是不安,总觉得背后有推手在推动着这一切,不然这寺庙的数量绝不会以这个“恐怖”的速度进行增长。
他想了想便吩咐道:
“再兴,你现在便去寻李义府,让他连夜去统计这砀郡内,如今到底有多少的道观与寺庙。
数据务必详细一些,不得有遗漏,同时也不要大张旗鼓,小心走漏风声。”
“诺,主公。” 杨再兴拱手应道,随即便快步离去。
房间内只留下林跃一人,他望着屋外的方向,心中再无直播之类的念头。
因为相比较于女真一族在直播中捞钱,他对眼下所发生的情景,更为捉急!
......
三日后,八月廿五,
午后,
李义府面色凝重的站在林跃身前。
林跃望着手中的文书,很是心惊。
他抬头问道:“你确定这上面写的无误?”
李义府重重点头,“主公,这是属下两天前便派人快马加鞭赶赴砀郡各县城内的剿异军驻地,委托他们打探的情报,这上面的寺庙、道观名字、地址、以及所估计的人数都很详细,想来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但也相差不大。”
林跃将文书拍在桌面上,有些恨其不争的说:
“单单我砀郡,便有大小寺庙不下百座,出家的僧人不下万人,况且这只是冰山一角,大秦足足四十郡,如今这寺庙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再过两年,这天下更是不知有多少!
而这群道士此刻依旧还在修仙、修仙、修仙!对此竟然置之不理,坐视佛门做大,真是糊涂!”
林跃叹了口气,他并不反对佛门,他反对的只是古代的佛门以及一家独大而已。
而如今道教多为散修,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执牛耳者出现,而佛门却是势头正盛,如此此消彼长,最终将会走向不可收拾的地步。
而李义府此刻也是面色凝重的说:
“主公,依属下之了解,这佛门不事生产,且无君父之观念,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收信众的香火钱!
甚至以黄金塑造佛陀金身,这要是令其继续发展下去,恐怕将成国中之国矣!”
林跃闻言默默不语,他并不十分赞同李义府所说的“国中之国”,因为大秦子民信的从来都不是来生,而是当下。
也可以说他们信的乃是吃饱饭,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才会寻找一些心灵慰藉,但若是他们连饭都吃不饱,那无论是耶稣还是佛祖,都没有丝毫用处。
但李义府说的前半句倒是不错,他们不止不事生产,古时的佛门还利用香火钱兼并土地、放高利贷才是令人愤恨,当然更可怕的还是卖皇帝,还不止一次,所以说绝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坐大。
林跃想到此处,当即吩咐道:“义府,你起草一份奏折,将砀郡的相关事宜写上去。”
李义府闻言当即取来笔墨纸砚,随后提笔挽袖,仅仅稍作思索,便写了起来。
林跃就在一旁默默等待,心想虽说道教更为可怕,毕竟古代的一些道士可是动不动便发动教众起义的,不过即便这样,佛门也不能忽视,他必须要将此事奏禀给始皇帝。
尽人事听天命,无论结果如何,他也要去做。
半炷香后,李义府默默停笔,他吹了吹墨迹便恭敬的将奏折交给林跃。
林跃接过奏折望去,见李义府写的可谓是字字珠玑,便直接将奏折递还给他,沉声说:
“义府,你写的不错,马上加急发往咸阳。”
李义府闻言小心翼翼的将奏折收起,随后拱手应道:
“诺,主公!”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