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出这样极具中国风的国乐,把这样的曲子带向世界。

她会努力的。

她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时效是一生。

她看着录播器里神采奕奕的自己,目光逐渐清明,且坚定。

所以忽略了,一旁桓钦看向她,那灼热的目光。

桓钦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他觉得此时如果他去量心率,怕是得有150.

因为他现在甚至能在嘈杂的演播厅,听到自己强有力的心跳声。

他十分清楚,那是因为谁。

于是还在摇摆不定的心,越发煎熬。

“很厉害。”

他还是忍不住,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对她说。

她明显愣了愣,弯了弯嘴角,“谢谢。”

“你以后,是要往这方面发展吗?”

他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像是一只蜗牛悄悄伸出了触角。

这很不桓钦,但是却很符合当下的情境。

“是的。”

姜祺看着舞台,神色认真且坚定。

她爱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

不同于前世那种当作玩意儿观赏的感觉。

这个时代的思想开放,艺术家的地位比前世高太多。

刚才不是她的演奏部分,她看了眼台下,原本以为会很紧张,实际上并没有。

反而在看到观众的目光后,更令她心潮澎湃,整个人融入进乐曲中。

她看到了一双双或沉醉、或欣赏的眼神,而非玩味、看轻、鄙夷的视线。

或许这些目光并不全是因为她,但是她可以努力,让更多欣赏的目光投注在她身上。

不是因为身材、不是因为外貌,不是因为金钱。

当然,这些也是她的一部分,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但是她更想让人们去关注她苦练十来载的技艺本身。

这甚至关系到,她的信仰。

她无时无刻都想向她的母亲证明,妓女的女儿,不是只能继续卑贱的当个妓女的。

我们只是生不逢时。

是时代局限了我们。

不知为何,她眼眶都有些湿润了,凝视着眼前她向往的舞台,有些出神。

“怎么了?怎么哭了?你欺负她了?”

桓钦身旁出现了一个今天不该出现的人。

崔陵,因为今天已经没有他的录制了。

至于为什么出现,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没有。”

桓钦也注意到了,有些慌,怎么说着说着就哭了?

“我没事。”

姜祺擦了擦眼角,这才注意到自己红了眼眶。

“再见小姑娘。”

“各位老师再见,一路平安。”

姜祺选择留下来观看录制,但是其他一起表演的大师显然都还有别的事,还特地过来同她打招呼再走,显然极为看重。

“有机会再合作。”

这显然不是一句客套话。

姜祺的水平有目共睹,更难得的是抗压能力强,学习能力也强。

重点是,还年轻。

技艺这碗饭,需要天赋,更需要时间的打磨。

只有技巧,没有感情,很难谈得上艺术二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