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对于群臣弯腰对自己行礼的姿态很是享受。
哪怕从高宗李治还在位时便开始享受,这种满足感历经几十年仍不减半分。
她抬起双手:“众卿家平身!”
“谢陛下……”又是一阵不整齐的谢礼声过后,朝臣纷纷入座。
太子妃韦香儿也回到了李显身边。
太平公主则是坐到了李重润对面。
武则天端起姜怀倒满葡萄酒的琉璃酒盏,对下方的群臣说道:“此次宴会,乃是庆祝边关大捷,让我们敬魏大总管以及边关将士一杯。”
“敬魏大总管…”
“敬诸位将士…”
“……”
殿内朝臣、王公纷纷举杯,在武则天的带领下一饮而尽。
李重润也不例外,并且十分真诚的想敬边关将士一杯。。
前世作为军人,虽然未能留队,但李重润依旧对戍卫疆土的将士有着天然的好感。
一饮而尽之后,李重润给自己的酒杯倒满酒。
如他所料,第二杯酒直指他。
武则天的声音在殿中回荡:“此次王师能大捷,邵王功不可没,众卿家随朕敬邵王一杯!”
“敬邵王殿下…”朝臣举杯邀饮。
“……”
“敬王兄…”李隆基语气带着豪情。
当属笑意最浓的莫过于李显:“重润,父王再敬你一杯。”
李重润深知是因为韩思忠打着自己的名号,才给自己挣来这第二杯酒。
当然,他认为自己受得起,不过他知晓想要达到收拢人心的效果,就不能抹去这两个多月来,一直为边关战事奔波的夏官、地官以及宰相在此间付出的精力与汗水。
所以他没有要顺着武则天话中意思,由自己独占鳌头,惹得那些付出了许多精力,过于忧心,导致时常在夜里失眠的大臣心中不快。
“皇祖母过誉了,这里边少不了皇祖母的安排以及朝中诸公的这两个多月来不辞辛劳的为我大周付出的努力,听闻诸公近来睡觉都没個安生,生怕自己手底下的公事出了差错,影响战局。”
李重润高举起酒杯:“重润实在不敢居功,这杯酒当敬朝中诸公。”
闻言的武则天忍不住微垂眼皮,此时心中对李重润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圆滑。
被李重润说到心坎的莫属由夏官(兵部)侍郎升迁到地官(户部)尚书的七旬老人韦巨源。
在夏官高层因为遗失边关布防图,尽数被停职在家后,韦巨源便在短时间内肩挑两部,可谓是精疲力尽、心力交瘁。
在大捷传回后,在回府的轿辇上就已经陷入沉睡,睡足了两天两夜才醒来。
眼底乌青,胡子与头发已经银白的韦巨源不掩赞赏之情,布满老人斑的双手高举酒杯对李重润回应道:“邵王殿下莫要自谦,若非邵王殿下,我朝的蛀虫还不知何时才能拔除。”
“重润这孩子就这样,打小就就谦谦有礼。”太平公主毫不掩饰的跟着附和。
“阿兄厉害!”
李重茂抬头看向李重润的眼中泛着光芒。
当然,武三思有些不情愿的也跟着其余朝臣恭维了两句。
而他更多的心思是打算在宴席上交好新上任的夏官侍郎宗楚客。
李重润与朝臣举杯邀饮后。
武则天再度举起酒盏:“边关大捷,众卿担忧之心可安、惊慌不再悬于百姓头顶,此乃朝中诸公之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