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时空中。
大唐。
李世民看得呆了。
良久,他抖了抖衣袖,面色愈发的复杂。
“奋起反抗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了,华夏百姓的怒火,也积攒的够多了。”
作为一位封建帝王,他觉得光幕中的人们大逆不道,但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因为有些东西,是根植于炎黄子孙内心深处的,比如气节,比如抗争,不如不肯屈服、不肯冷却的热血。
“后世之人起义,造反,那又如何,只要炎黄子孙过得好了,一切都无所谓。”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
“陛下,臣也是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盛大的造反情景,由知识分子牵头,无数组织前赴后继。”
李世民身旁,房玄龄说道:
“这些想要进行那所谓的革命之人,多如过江之鲫,他们虽然目的一致,但当目的达成后,恐怕……”
房玄龄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
李世民明白他的意思:
“恐怕会争权夺利?是啊,一旦清廷真的被推翻,后面的事情怎么办?!”
“那个孙中山先生的威望,足够掌控最后的局势吗?压服这许多人、许多组织吗?!”
这是个疑问。
虽然群星闪耀,但星辰的轨迹太乱了。
若这些人不能团结在一起,便无法建立一个伟大的国。
光幕,文字继续显现——
【民族在觉醒,革命在燃烧。】
【无论前路多么混沌,只要有一个同胞愿意为我哭泣,就值得我去努力。】
【理想不熄,奋斗不止。】
【公元1908年,周树人发表摩罗诗力说,宣布要进行思想之革新,救国之路,应当先救思想,先与旧时代的思想决裂。】
画面中。
大街小巷,无数年轻人来来往往,奔走相告,宣传着新时代的思想。
他们认同周树人的理论,高举传单,想要拓宽国民的思维。
还有许多学子,自费留洋,要去学习西洋的民主,回来好教导人民。
亦有人,与周树人一样,奋笔疾书,不断创作,发表文章。
这群人,要用手中的纸笔,敲碎封建的束缚,解放华夏百姓的灵魂。
国人封闭的思想松动,渐渐苏醒。
这一年,清廷预备立宪失败,腐朽的王朝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这一年,慈禧太后终于死掉了。
在祸害了华夏的诸多物产和子孙之后,在不惜余力的巴结西洋列强之后,她终于还是死了。
她的死,值得全华夏人民放鞭炮庆祝。
文字还在继续——
【公元1909年2月6日,是华夏民主平等的一大进步。】
【因为在这一天,迫于举国下的革命压力,清廷为了自救,一步步放开封建禁锢,颁布政令,禁止蓄养买卖奴婢,亦不允许私自相赠。】
【持续了两千余年的奴隶制度,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画面中。
尚海,租界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