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开始介绍宋微星,大家也没想到宋微星只是一个普通的铁匠出身,背景看似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啊?

不过王皓提了一嘴说是跟洋人交流过一段时间,他们也算是明白了,怪不得宋微星的设计如此别出心裁。

的确要跟各个国家的匠人进行交流,技术才会如此强悍。

比如说火器研究所就从各地的军器局调了不少大师级别的军匠打算调入到了火器研究所。

如今也来了几名,都是以白衣教官的身份,这也是类似于顾问的角色,编制方面也不属于火器研究所。

这也是考虑到火器研究刚成立有关,其中胡元澄也是这一批的教官。

而且也属于交趾(越南)那边的,也带来比较先进的火铳技术,也在慢慢开始改变明朝火铳的技术。

也正是胡元澄的出现,使得明朝的火器真正领先世界,而且随着火器技术的发展,到了明末的时候也出现了许多火器方面的专家。

可惜的是清朝入关之后没有继续发展火器,使得西方在这个时期慢慢赶上了中国的火器技艺,不然也不会出现清末的各种丧权辱国的情况了。

当然了,这個只是后话,宋微星出来之后,受到了众人的热烈欢迎,随后王皓开始介绍其他新加入的军匠。

这个时候8号军匠站起身来向宋微星施礼,以后都是同僚了自然要客气一些,跟原先的竞争对手比较,此刻的气氛融洽了不少。

没有了之前的尔虞我诈,毕竟谁不愿意淘汰,因此有些学员会耍一些小聪明。

但是不论怎么去投机取巧,能力不足还是要被淘汰,毕竟这是理论和实操共同加起来算综合评分的。

“黑衣学员8号名叫沈从文,乃是永乐七年三甲三十名进士,现任工部营缮司郎中,是工部尚书力荐的。”

“黑衣学员13号叫戴同吉,乃是内务府兵仗局杰作的军匠,由司礼监掌印推荐。”

原来两人都是大有来头啊,特别是那个沈从文,一个进士出身的官员居然来火器研究所做军匠,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但是宋微星不知道的是,新建立的火器研究所是直属朱棣的神秘部门,类似于后世的中科院之类的科研机构,级别还是很高的。

而他只是在工部做一个六品的营缮司郎中,以他这种没有背景的官员在工部这种东西是很难升上去的。

加上沈从文也是匠户出身,三代都在工部做军匠,如今是遇到了好时代了,朱棣对于户籍制度也是深恶痛绝的。

但是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所以也就开放了科举制度的限制,军户、匠户只要有能力都能考!

所以说沈从文也是通过正规的科举制度获得了功名,也正是这样工部尚书才会举荐他来到火器研究所,工部尚书可是一部之长,自然知道进入了火器研究所还是很有前途的。

加上沈从文不是普通的文人,而是拥有多种技艺的匠户出身,多重身份之下,使得沈从文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很出色的,也因此8号在综合评分上一直都在前列的缘故。

而13号的话,虽然不是进士出身,但是在内务府的兵仗局做军匠也是了不得的。

作为明朝八大局之一的兵仗局负责的是掌造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军用器械和宫中零用的铁锁、针剪及法事所用钟鼓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