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叶尼奥刚刚被解救出来的时候,狄龙墨菲斯告诉了他世界的真相。
人类文明早已毁灭,他从前不过是生活在一个虚拟的矩阵之中。
现在的人类,不过是机器人种植的作物。
而机器人种植人类,是为了利用人体生物电作为能源。
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机器人的眼里,不过是一节电池而已。
这让狄龙感到忿怒,所以他一定要反抗。
现在杨叶知道了,狄龙所谓的真相,不过是一个叫“先知”程序为觉醒的人类编织的谎言而已。
机器人并不是简单地拿人类当燃料用,那也太浪费了。
机器人设计矩阵,是为了研究人类文明,帮助机器文明进化。
从矩阵中逃出来的人,以为自己生活在自由世界。
其实他们所在的“瀛洲”,并不是什么人类反抗机器帝国的基地。
不过是机器人为了维护矩阵的稳定,给他们造出来的而已。
机器人把不安分的人类聚集在瀛洲,为他们编织了一个救世主的谎言。
让他们不要过度反抗,而寄希望于救世主的拯救。
一旦人类的数量达到可以威胁机器帝国的地步,机器帝国就派遣机器人大军,消灭瀛洲中的人类。
而所谓的救世主,实际上就是矩阵中无数个系统异常的集合。
设计师无法清除它,于是就把它作为一个帮助矩阵升级的工具。
一旦救世主出现,就意味着系统该升级了,而瀛洲也要被摧毁了。
在杨叶出现之前,矩阵已经迭代了五次。
也就是说,瀛洲中的人类,已经被毁灭了五次。
杨叶这一次,是第六次。
先知让杨叶进入源头,是让为了让他帮助矩阵升级。
作为回报,他可以从矩阵中带走16女7男,重建瀛洲。
为什么是16女7男呢?这是可以保证人类后代基因的最小数量。
如果杨叶不配合的话,那么矩阵就会毁灭,矩阵中所有的人类都会死亡,瀛洲照样会被机器人大军摧毁。
这就意味着,人类从此灭亡,大家同归于尽。
杨叶看似可以拒绝,实际上无从拒绝。
机器帝国看似给了他选择的权利,事实上他根本无从选择。
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有亲身的体验,从小到大,多少都有过“被自愿”的经历。
在杨叶之前的五代“救世主”,都表现了强烈的慈悲心。
他们都选择了为了人类的延续而牺牲自己,帮助矩阵升级。
并从矩阵中挑选一批人带到真实世界,等机器军队毁灭瀛洲后,重新建造瀛洲,让人类得以延续。
但是杨叶和之前的五代不太一样,他除了继承了前几代的能力和任务以外,还表现出了另外一种情感……爱!
在第一部中,他因为林清霞的一个吻而复活,他是靠“爱情”觉醒了力量。
他最终做出了五位前任不一样的选择:返回矩阵,救出受到特工追杀,已经深陷危机的爱人。
这意味着……人类即将灭亡!
……
林清霞在《黑客帝国2中的戏份非常吃重,有超多拉风的镜头。
在高速公路追逐战中,她骑着摩托车一路狂飙,看得无数观众目眩神迷。
电影来到结尾,一开始出现在杨叶意念中的场景出现了,林清霞被特工的子弹打中,从高楼跌落下去。
此时,杨叶置整个人类世界于不顾,飞出源头,飞向林清霞,接住了她。
但晚了一步,林清霞已经失去了生命迹象,死了。
杨叶搂着林清霞的身体,深情告白:“我知道你能听见,我不放你走,绝不!我爱你!”
他的手伸进林清霞的身体,握住了她的心脏,林清霞瞬间醒了过来,两人拥吻在一起。
在第一部中,是林清霞拯救了已经死去的杨叶,第二部反过来了。
随后,杨叶和林清霞返回真实世界,杨叶将真相告诉了狄龙。
狄龙原本以为杨叶抵达源头,就可以终结一切。
却原来,所谓的预言,不过是个谎言,他备受打击。
机器大军24小时之内就会杀到瀛洲,大家决定返回瀛洲,共同面对。
此时,一队机器人发现了他们,追了过来。
杨叶用最后的力量摧毁了机器人,自己也昏死了过去。
电影到此结束,大银幕上打出字幕:敬请期待完结篇!
……
一年前,《黑客帝国横空出世,让世人大为惊叹。
它不仅在全球取得了五亿美元的超高票房,并且在录像带发行之后,又创造碟市上的奇迹,销量突破一百万份。
影迷们不厌其烦地在家中反复观看这部电影,每次都会发现新的细节,以至于能将电影中的台词倒背如流。
由于炫酷的功夫和非凡的创造力,杨叶一直是全球碟市的王者。
虽然限于人种等因素,他在票房市场上常常吃亏,但是在碟市上,他真没什么对手。
在纽约,在东京,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音像店里,都会有他的专属货架。
这也是全球片商对他疯狂追捧的原因。
现在的《黑客帝国2,对比第一部,就好像是一个升级版。
更炫酷的武打,更炫目的子弹,技术、画面全部升级,全部给你超级加倍。
但是,剧情依旧完整,并没有为了制造超级技术的噱头,而放弃电影创作中的思想深度。
电影放映完毕,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今天来到现场的,除了一些好莱坞大咖,还有媒体记者,各地片商。
好莱坞大咖都是他的朋友,自然是大吹彩虹屁,对电影不吝赞美。
各地片商没什么好说的,电影打得这么精彩,他们已经准备好数钱了。
至于媒体记者,却提出了许多关于电影的问题。
这电影的第一部,故事讲得很完整,也很好理解。
到了第二部,由于大场面搞得太多,时间又长,过于炫技,就大大挤压了剧情的讲述空间。
全片关于剧情进展,只用了三段对话。
杨叶和议长对话,杨叶和先知对话,杨叶和设计师对话。
这三段对话,又却解释了宇宙、自然和社会的现象。
所以,就留下了许多疑问。
但是,杨叶对于这些疑问,一律不予回答。
因为杨叶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当一个作品诞生之后,这个作品本身,就已经与创作者无关了。
读者、观众对于这部作品会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无论对也好,错也罢,创作者最好不要发声。
因为你一旦发声,就意味着有了正确答案,那只有两个结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