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看完了再回来。”

“我太着急跟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了。”

周彦笑道,“这一期连载的应该是六万多字,看完的话……估计要一个多小时吧。”

“你太高看他们的阅读速度了,他们几个最快的,没有两个小时看不完,特别是老爷子老太太,这些字够他们看一下午了,估计也就你大伯看的快点,但是他看书本来也不快。”说着,周耀祖又叹了口气,“就应该先让我看,毕竟我阅读速度最快。”

周宇开玩笑道,“三叔你阅读速度是快,大几百字的作文你半分钟之内就能看完。”

他说的是周耀祖改卷的速度。

“半分钟那是慢的,如果遇到快的,十秒钟都不要。”

听到三叔的话,周彦会心一笑。

虽然很多学生抱怨老师改作文速度快,压根看不完作文,但这也不能怪老师,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一个字一个字去看。

事实上,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也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去看。

周彦前世教的还是一流的中学,学生们写作文也是空泛无物,基本上只要看个开头跟结尾。

如果遇到卷面比较差的,周彦基本上只看个结尾就给分了。

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学生们知道老师阅卷只看开头结尾,注重卷面,所以特别注重开头跟结尾的设计,中间就特别糊弄。

老师看到这种卷子多了,更不会去看中间的部分。

大家都知道这样不好,无法判断学生们的作文水平,最终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人的作文都拿到差不多的分数。

但是这种恶性循环根本没有办法解除,除非每年阅卷老师能增加个几十倍,让每个老师都有足够的时间去通读作文,甚至连作文里面的错字、病句都找出来,然后统一标准扣分。

虽然这也不能绝对地评判出写作水平的好坏,但至少要比快速阅卷好些。

只是,增加这么多阅卷老师是不可能的。

聊到了阅卷的事情,周宇好奇道,“我记得小彦中学的时候没有特别突出的写作能力吧?三叔,他之前的语文成绩好么?”

“他各科成绩都很好,语文当然也不差,至于写作能力嘛,我倒是没什么印象。”

虽然周彦是亲侄子,周耀祖也不可能没事去看他的作文,最多也就是平时关注关注他各科成绩。

周彦的文化课一直很好,即便不去央音,凭他的成绩国内大部分大学都能上,也就是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这种要有些压力。

当年周彦在班里面是前几名,而他们班的前几名都是在清华、燕京大学、复旦这种学校。

所以当时周彦去央音,他们班主任觉得挺可惜的。

周耀祖回忆了一下,也没有想到周彦中学的时候展现出什么写作能力,不过这也不奇怪,很多作家都是这样,倒是中学时候经常写作的人,后来成作家的不多,比如周宇。

想到周宇的事情,周耀祖笑道,“倒是你,中学的时候写过不少文章,还写过诗,我记得你还给《今天》投过稿子,还过了。”

周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给《今天》投稿的时候,我才上初中,不过那时候《今天》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没了,我还痛苦了挺长时间。”

“大哥你竟然还给《今天》投过稿么?”周彦意外道。

《今天》这个杂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它对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学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个杂志是北岛跟芒克他们自己弄的,一开始是自己手印,然后到处散发,完全的地下刊物,后来才发展成油印,只不过规模也很小,大部分也都是在燕京以及周边散播。

周彦没想到,他大哥在金陵竟然都知道《今天》并且还为其投稿。

《今天》持续时间不长,满打满算也就两年,不过当时聚集了不少人,后来其中许多人在文学界发展都不错。

周宇笑道,“我当时看了《今天》,心情十分激动,就给北岛写信并投稿,没想到不仅收到北岛回信,还被告知稿子过了,那是一首诗,不过我已经记不得诗的内容了。”

其实周宇还记得那首诗,毕竟那是他人生中第一首被刊登在杂志上的诗,怎么可能忘记,只不过现在回顾,觉得诗写得并不好,所以不太好意思说。

顾芳芳在旁边,眼睛扑闪扑闪的,“你竟然还写过诗,我都不知道。”

他跟周宇认识这么长时间,马上孩子都有了,竟然都不知道周宇发表过诗,要不是三叔今天提到,她可能还不知道。

“都是陈年往事,后来就没怎么写了。”

周彦笑了笑,这就是他大哥周宇,平时看着嘻嘻哈哈话贼多,其实心里特别能够藏得住事情,而且他明明藏了事情,别人却还会觉得他没藏。

之前周倩他们奇怪,为什么家里要让大哥周宇从政,让二哥周宏经商,明明二哥更加稳重,大哥更加活络。

现在看来,家里的安排是非常有道理的。

从政也不一定要非常严肃,特别是位置还不高的时候,有点跳脱还具有迷惑性。

大哥天生就是当官的料,这些年他经历过的单位,每一个都被他管理得死死的,不管是向下管理还是向上管理,他都很有一套。

……

张守仁在家吃过午饭,就赶到了单位。

他一到单位,就听到一个好消息,这一期杂志在燕京卖得特别好,已经通知印刷厂加印了。

因为刚开始卖,就传来不够卖的消息,所以这一次加的册数也多,防止其他地区也出现不够卖的情况。

《十月》在燕京发售的时间比其他地方早,不过也才上市没两天,这销售速度有点出乎张守仁的预料。

“听说燕师大那边集体购买了三百份。”

“这么多?这不还没开学么?他们不是有订阅么?”

“是除了订阅,额外有人购买了三百份,好像是周彦的后援会订的。”

张守仁惊讶道,“周彦在燕师大的后援会竟然有这么多人?”

购买三百份杂志,那后援会的成员肯定是超过三百人的,甚至有可能远远超过。

燕师大才多少学生,竟然有这么多人参加周彦后援会么?

张守仁不知道的是,虽然燕师大参加后援会的没有那么多人,但是燕师大后援会并不只限燕师大的学生才加,也有非学校学生参加。

周边有不少中学的学生,因为本校没有这种组织,就选择参加燕师大的后援会。

这次周彦新书要在《十月》连载,会里面就统一定了杂志。

这也就是因为还在假期,不然的话三百份都打不住。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