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一九五六年四九城进行工资改革后,市民对自行车的需求量猛增。

不过,自行车供应数量没能跟上人们购买力的提高。

因为生产原料不足,四九城出现了自行车脱销的情况。

到了一九五七年十月,四九城里甚至出现了市民深夜排队购买自行车的景象。

为缓解供应紧张的局面。

各零售单位卖车的时候,一般是挂牌写明当天卖多少辆车,如果排队人数已满额,后到的人就不用排队等了。

同年十月,四九城为此推出凭票证登记供应的办法,此外与自行车同期一起实施凭票供应的还有缝纫机。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因技术的突破,手表、自行车取消凭票供应,按市场价敞开供应过一段时间。

但因市场供应紧张,且价格较高,凭票供应时的一百八十元单价一路飙升至六七百块。

要想买到一辆自行车,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九七三年,购买自行车又恢复了凭票供应,自行车票仍是“一票难求”。

…………

王明峰现在手里推着的自行车是何雨柱买给何雨水的。

嗯,三年前从王明峰手里买过去的。

作为一个穿越而来,来到一九五五年的人。

王明峰明知道往后的日子里物资会越来越紧张,凭票供应的种类会越来越多,他怎么可能不提前准备。

小件货物无所谓,大件儿必须得整上。

五七年当兵前,基本上已经把家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大件用品准备齐全了。

他也不是存了钱一下子买的,那太显眼。

而是陆陆续续的,有钱就买,明面上的收入坚决不留。

比如三十六条腿中的三十二条腿——写字台、大衣柜、四方桌、四张椅子、饭橱。

因为屋里建有火炕,另外四条腿的大床就没要。

再比如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

此外还有其他比如茶几、沙发、梳妆台什么的。

目的自然是趁着当时不用票先买了再说,避免日后出现有钱却没票买不着的情况。

而且就算东挪西借能凑齐票儿,那也得添人情债与麻烦不是。

况且这些东西早买早享受,对他来说也不算太贵,拢共不到一千百块钱就全部置办完了。

王明峰那时工作没几个月就提前转正了,领行政25级,7级办事员,37.5元的月工资。

后续步步高升,当兵前的待遇已经升级到行政19级,1级办事员,月工资78元。

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置办这些大件外加改造房子,以他当时工作了两年半的工资也负担得起。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收入,外人也是可以咨询得到的。

也是王明峰有意显露给邻居们看的——我存不住钱,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的,你们别看我工资高,又是一个人过活,但钱已经陆续用来买了大件了,吃的喝的都是跟你们一个样儿。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突出不显眼,融入群体。

甚至可能会引发个别群众感叹:这娃是不是傻,有钱不买些吃喝改善生活,守着这些大件天天啃窝窝头?

今时今日就不用担心这些乱七八糟的了,因为很多东西都需要票了,现在最招人羡慕嫉妒恨的是票多而不是钱多。

因为就算拥有再多的钱,没有票那也是白搭,除非拿着大把的钱去黑市换票,但那是投机倒把行为。

王明峰去当兵那会儿,自家房屋里的东西不可能变卖或者放进仓库里凭空消失带走。

家具什么的无所谓,但是像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这三样大件还是得经常使用保养的。

为避免院儿里某些禽打这些物什的主意,他找了三个大爷召开全院大会。

当面锣对面鼓,言明将房子交给何雨水照看。

作为报酬,家里的东西全部交由她使用。

众人虽然有些眼红一个小女娃拥有着这些大件的使用权。

但他们也知道,自王明峰住进这个院儿就跟何雨水相处的最好,将房子交给最信任的何雨水照看是理所当然的。

何雨柱却不想妹妹占王明峰太多便宜,死活要塞钱给王明峰。

王明峰拗他不过,没有办法,只得含泪收下。

当然,他们的交易是经过公证的,还特意到车管所办理了车辆转户。

对于这些涉嫌投机倒把的,王明峰一向是很谨慎的,从来不会授人以柄。

妹子除外。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