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周暮野还气定神闲的和叶天依品鉴林川发过来的小样。
另一边,文协的群里面却已经炸开了锅。
像周暮野这样的文坛大佬,泰斗级别的人物,平时基本上都是和三五好友拉个小群私聊,从不在这种大群里面发消息。
这次突然冒泡,还是罕见的发出一首诗词作品,自然引起了群里面所有文人的围观。
“水调歌头?一个很常见的词牌名,难道这是周老最新的词作?”
“应该不是,周老沉浸于画中山河,作品也大多都是散文,文风偏朴实,之前从没有写过诗词。”
“那难道是哪位大佬的新作?看这题目,明月几时有,应当是为中秋佳节写的应景之作。”
“不好说,且先看一下具体内容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每每赏读苏子此作,都能有新的感悟和体会。
人生单薄,命运无常变换,几多颠沛流离。
彼时,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子颠沛密州,与弟弟子由天各一方,几年未见,看见眼前的明月不由的心生向往,写下这首词作。
此词运用形象的手法,烘托出了一种皓月当空、清冷旷远的情感氛围,美丽的神话想象与苏子缠绵悱恻的情感融合到一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道尽他对弟弟的怀念,对自己坎坷遭遇的压抑惆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又表明他性格上的豁达乐观,虽然天各一方,但同赏此月,也算是一种团圆。
每一首能登上语文课本的诗词都是千古以来的绝妙佳篇。
以前读书的时候,总觉得学这些东西没用,但当年龄和经历上来之后才发现,中国人的骨子里面有一种悠长传承沉淀下来的浪漫。
唯有身临其境,才会深有此感。
“这首词,这首词,简直就不像是今人能写出来的作品!实在是太震撼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读完以后一种莫名的惆怅。
是啊,人生如水,朝聚夕散,什么时候才能和想念的人团圆?
这该死的宿命感!”
“读完这首词,就想到了我逝去已久的爷爷,当时不留意,想要再见面却是心里面难以挽回的遗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协群里面,各种争议讨论怀念不绝如缕,每一秒都有新的消息滚动出来。
华夏文坛好久没有这样热闹过!
一些爱惨了的文人忍不住把这首词分享到自己的社交账号,并且不断艾特周暮野,迫切地想要知道这首词的作者。
“到底是谁?”
“到底是谁?”
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小群,一群平日里面难得一见的文坛大人们也忍不住发问。
把所有擅长诗词的作者猜来猜去,但又都不是,偏偏这个周暮野还故意玩失踪,不接电话。
“这个老周!真是气死人了,要不是我不在荣城,非得找上他,好好掰扯掰扯。”
一位京都任教的老教授忍不住在群里面抱怨,他和周暮野的私交不错,刚才给他发消息。
他居然不回!
可把他气得够呛。
“别生气了老唐,你也知道老周就是这个德性,喜欢看人吃瘪,最迟几个小时,他就会憋不住找我们炫耀,再忍忍吧。”
周暮野在书协的一个好友出言劝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