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不仅嘴巴硬,想不到皮肉也硬”于是去整其他人的口供去了。
半年后有人把这事告诉给了宋神宗,他立即召来吕惠卿质问道:
“郑侠深陷监牢六个月,身已经被打的一块好肉都没有了,还不改口供,可见,这是一个把名誉看的比自己生命都重要的人,就这样一个人,还会说谎吗?”
吕惠卿怕陷害之事暴露,在宋神宗的过问下,匆匆将郑侠发配英州(广东省英德市)了事。
而郑侠的那句“无功于国,无功于民,若锦衣玉食,于盗贼无异”的名言却让赵旭记住了他。
第二天大朝会如期举行,只是这次朝会多了吕惠卿、郑侠,少了个御史中丞黄履。今天赵旭准备为公平而战,目标首先便对准了募役法。
自从大秦开始,每个农民必须无条件、无报酬的为国家义务劳动,其中包括修长城、疏通河道、建矿厂等等。
由于国家项目的地方不一样,有些服差役的地方可能离家乡几百里、甚至千里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这简直就是一场靠双腿的苦行,更关键的是时间还长,一去就得几年,那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劳力要是去服了差役,家里的田地就没有办法耕种了,只能花钱雇人种,所以这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负担。
而新法差役法规定,首先差役可以用支付少量的钱财来替代,这就大大的解放了劳动力,官府收到百姓的差役钱,可以在当地招收农民工,而不用其他地区的百姓千里迢迢赶来。这样省时省力而且方便了普通农民。
其次就是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得交钱,也就是范围扩大了,以前只针对农民,现在地主、士绅统统需要服差役,要是不方便就用钱来替代。当然这点小钱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遭到了这些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真的是越有钱越一毛不拔。
“朕一直有个想不明白的问题,那就是身为底层的农民,他们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对于差役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那些天天读圣贤书的士绅们却极力反对差役法,难道他们就为了一顿饭钱,而跟朝廷斤斤计较吗?所以,朕今日就想问问诸位爱卿,他们还是我大宋的子民?”
赵旭想起士绅、地主们享受着最好的国家资源,却不愿为国家拔毛的行为就来气,于是一来便对着殿下的百官就一顿怒吼。
面对发飙的皇,众臣都有点不大适应,这皇明摆着是对士绅、地主阶级的不满,但是大宋历来是帝王跟士绅、地主阶级一起治理天下的。更为关键的是殿內的文武百官大部分背后都有这些人的支撑,或则来源于士绅、地主阶级,更是他们这些人的利益代言人。
而此时贫农出身的郑侠却毫无这种顾忌,见年轻的皇有这般胆识,便再次激发了他内心的正义感、使命感、责任感,于是马出来响应。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