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朕亲政不久,正是需要黄爱卿这等重臣辅助之时。爱卿能否再慎重的考虑下?”
“皇,如今朝廷人才济济,老臣体迈,去意已决,请皇恩准。了却了老臣的故土之情。”
面对赵旭的再次挽留,黄履跪拜道。
“哎...”赵旭此刻无奈的摇摇头。
“爱卿请起,坐,朕准了。今日就当朕为爱卿送行,来人,菜。”
“谢皇隆恩,谢皇隆恩。”黄履对着赵旭磕了三个响头,随后起身,在内侍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于是边的膳工继续菜
“花炊鹌子”
“奶房签”
“肚签”
“血粉羹”......
一场政治交易就此达成,第二天御史中丞黄履的辞呈表便摆了赵旭的御桌,赵旭大笔一挥便恩准了,同时下了二道诏令,一道诏令是因吕惠卿经营西北边疆有功,升任枢密院副使,以表彰其功勋。另外一道是因郑侠耿直尽忠、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特升任为中书舍人。
郑侠的耿直尽忠主要表现在学生骂老师,郑侠是福建人士,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郑侠从小就非常懂事,他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便发奋学习,用功读书。
他在读书期间,为了节省住宿费,就常年居住在离学校近的江宁清凉寺內,在机缘巧合下,郑侠在这里遇到了前来礼佛的王安石。
王安石出于同样是读书人的好感,对郑侠这位留宿寺院读书的年轻人非常感兴趣,于是跟他进行了短暂的交谈,在交谈中王安石发现这小家伙非常像年轻的自己。
于是便给了郑侠很多钱粮,并嘱咐他安心读书,将来报效国家。
然而郑侠没有辜负王安石的期望,27岁那年中进士,进入朝廷后,便顺理成章的拜到了王安石门下,成为了王安石的学生。
在王安石的关照下,郑侠被分配到光州担任司法官员,这一干就是三年,也就是这三年中,郑侠充分了解了基层百姓的辛酸和不易,特别是新法在基层被地方官府变相利用,成为了他们谋取利益的工具。
任期满后,郑侠以优异的政绩考核回到京城,到了京师他第一时间拜会了自己的恩师王安石。便将自己在基层的所见所闻都如实地告知了恩师,同时表达了对新法在基层被歪曲执行的担忧。
本来郑侠认为,自己一心为国为民,也没有反对恩师的新法,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已。老师应该能体谅自己的苦衷...
但是年轻的郑侠显然把当时朝廷的新旧党争想简单了,还没有等郑侠说完,王安石便把他轰走了,后来在改革派二号人物吕惠卿的挑唆下,郑侠不但没有升官,反而被贬成了一个小小的监门,就是看大门的。
但是热血方刚的郑侠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整日忧国忧民,在看大门期间的三年时间里,写了无数的奏章给朝廷,但是可惜的是由于他官位太低,这些奏章根本到不了宋神宗面前。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