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迪城外,植被稀疏的荒原,十五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军,七个炮兵团,总计二十万高卢军已经做好战斗准备。
这二十万高卢军中,有整整八万黒人仆从军,差一点点就超过高卢士兵。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一战损失太惨重,导致高卢年轻人厌战情绪高涨,打死不愿意参军。
而且高卢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8~19世纪搭工业革命的快车,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使高卢迅速成为世界版图的一霸。
生活质量的提高,使高卢民众普遍追求于更自由更浪漫的生活,对婚姻、生育的热情也降了下来,甚至不生孩子一度成为社会潮流。
一战结束,伴随战争带来的惨痛后果,高卢人口大量流失,高卢人更倾向于一时的享乐主义,不愿意用婚姻约束自己,在1931到1936年,高卢人口只增加了7.2万人。
人口问题间接导致了高卢在二战中的不利地位,二战前高卢仅有4100多万人,较之其他发达殴洲大囯要低出不少,
而此时的日耳曼本土人口约有6929万。
面临这一人口困境,高卢证府出台了众多鼓励生育的政策,然而收效甚微,在当时的青年一代中依然很少人会选择结婚生子。
人口危机降临,高卢证府不得不寻找其他解决办法。
高卢证客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引进黒人,而引进黒人对于高卢来说的确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首先便是语言方面的问题。
高卢人一向骄傲于自己的母语,法语,甚至有法语是世界最优美的语言一说。
而高卢在黒洲有很多殖民地,引进黒人首先就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黒人的廉价劳动力对于资本家来说的确很有吸引力,因为殴洲人力成本很高。
对比起几乎每天都演着罢工、游行戏码的高卢人,引进更愿意生孩子的黒人,完美解决了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确实是块有利可图的蛋糕。
穷怕了的黒人肯定也非常愿意到高卢生活,双方一拍即合,引进移民的计划正式展开。
二战前,高卢证府只是小批量的移民黒人到高卢本土,直到二战结束后才开始大规模吸纳黒人。
但黒人仆从军从一战结束后就开始组建,因为高卢那些证客将军不傻,很清楚凡尔赛条约签订只是暂时的休战,随着日耳曼再度崛起,北极熊又不断发展壮大,未来还会爆发一场决定新世界秩序的战争。
为了留条后路,高卢证府果断在西黒组建规模庞大的仆从军,哪怕本土沦陷了,也还能从黒洲调集仆从军复国。
不得不说,高卢人还真的猜对了,二战爆发,日耳曼闪击高卢,贝当率领高卢投降。
高卢最后一个男人戴高乐成立自由高卢证府,带着在黒洲召集来的30万黒人士兵杀回殴洲。
这些黒人士兵不仅参加了解放意囯、高卢的战斗,还参加了打败日耳曼的几次重要战役,为此牺牲了至少20万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