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从扩音墙壁中传来的话语,嬴政浓眉挑了一下。

“这韩宿,竟能分析出我大秦国策!”

蒙毅十分诧异,

“看来此人并非庸才啊!”

赵高则骤然站起,双手并拢,朝着嬴政一拜。

“六国皆有人才,这韩宿更是韩国王室宗亲。”

“然!能用天下人才者,唯陛下也!唯大秦也!”

嬴政抬手轻按,示意赵高坐下。

不过他心中也颇为自得。

秦能用,敢用,会用天下人才,这是大秦一统天下的原因之一。

这既是秦皇的雄才大略,也是天下的民心所向!

那为大秦开渠水利的郑国,不正是韩国人吗?

嬴政那双漆黑的眸子看向那一环一环往外扩散的特制墙壁。

那么,这个韩宿呢?

听扶苏所讲,这韩国王室子孙,还是个儒生?

……

扶苏喜好儒学,还特地请求嬴政,从齐地为自己找来了几个儒师。

在他看来,儒家以德行,以仁义治天下,

即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用德行来教化天下,那天下的百姓就会像星辰围绕着北极星环绕一样,团聚在大秦皇室周围。

因此,他上次在听韩宿讲完儒法之争后,心中颇有不忿。

扶苏作为大秦长公子,也并非迂腐之人。

在他看来,法家能治理天下,儒家也能治理天下。

那父皇为何偏偏要一个劲的打压儒家呢?

诸子百家哪家的学说对于大秦来说更好,就用哪一家的学说,这样不更好吗?

扶苏一股脑的把自己的疑惑和盘托出。

他与韩宿相识之日甚短,却早被韩宿的才华所折服。

明明他们都是年岁差不多的年轻人,扶苏却总能在韩宿身上看到沧海桑田。

往往韩宿所说的只言片语,就能让扶苏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因此扶苏才迫切地天天都要来到这暗无天日的咸阳狱中,

就是为了请韩宿解答他心中的疑惑!

“哦?你竟然能有这种看法!”

“不错不错!”

韩宿听完扶苏的疑问后,惊讶地坐直了身子,

上下打量了这正襟危坐的贵公子两眼。

扶苏头戴儒冠,举止颇为古板,一举一行都十分契合礼数。

韩宿没想到他竟然能有这种见识。

“你这种想法是很好的!”

韩宿首先肯定了扶苏这种取其精华的观点,然后想了一想,哑然失笑道:

“但是呢,你还是太天真了!”

韩宿身子坐直之后,他的神情也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自卫鞅徙木立信开始变法以来,大秦以法治天下已有百余年之久了!”

“法家仅在大秦,就通知了百余年的时间。更不要说其余六国看到秦国变法有成之后,纷纷效仿。”

“如今天下,法家乃是治国的主流思想!”

“可以这么说,当今大秦的权贵,治国的官吏,统统都是法家门徒!”

“而在他们,也就是法家看来……”

韩宿手指向扶苏的头顶的儒冠,眼神冰冷,令扶苏不寒而栗。

而他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扶苏手臂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宿的语速极快,如同狂风骤雨一般刷新着扶苏的认知。

“你觉得儒学有用,就能用儒家治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