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不再无处安放。”

又是两杯酒。

故乡守着我的善良,远方催着我成长。

相比朝阳和月光,故乡和远方就要接地气多了。

对于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来说,故乡和远方是不能两全的。

故乡是心里的牵挂和美好,远方是眼前的生活和苟且。

到了后来,远方成为了故乡,故乡反而成了回不去的远方。

“这个歌词,哇……”

四杯酒唱完,徐志奇终于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叹。

原来这所谓《消愁》,是借酒消愁。

只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

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词作者,他创作的歌曲,大部分的词都是他自己写的,所以对词的鉴赏力不用多说。

这高潮部分的四杯酒,直接让他心里翻江倒海。

尤其是催着我成长的这个“催”字,一个字写尽了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打拼的辛酸和无奈。

我明明年纪还不大啊,明明感觉自己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却被来自四方无数的压力催着,不得不长大变成熟。

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已经长大了。

你得变得成熟,你得学会交际,你得忍受孤独,你得习惯伤害……

这让徐志奇想起了当初出道之前那段苦难的日子。

他从那段日子里汲取了很多灵感,写了很多首歌。

但是,他觉得没有一首歌的词,写得有这首歌好。

他自认为,同样的题材,他恐怕写不过这个才刚刚开始创作的年轻人。

徐志奇的这个精彩的反应自然被摄像机特写镜头稳稳拍下。

他看向旁边的三位导师,苏颂若有所思,黄成煦面无表情。

而旁边的女导师江听雨,已然眼眶微微泛红。

她感慨地摇着头,然后轻轻一声叹息。

明显内心极为触动。

而选手席的选手们,听到这里,一个个面面相觑,对彼此表达着心中的惊讶和震撼。

“哇,这个歌词太绝了。”

“唱得我都有点想哭了是怎么回事。”

“这歌词太戳人了。”

……

而吴岳的脸色,此时已经完全变了。

他抬眼扫视着全场的反应,两手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心里越来越不安……

四杯酒结束,歌曲来到间奏部分。

陆仁将话筒微微拿低,然后吹起了经典的口哨。

悠扬的口哨声伴随着伴奏,更加显得孤单和落寞,让整个歌的悲伤氛围更上一层楼。

堪称是整首歌画龙点睛的一笔。

所以,在地球上很多观众其实都更喜欢比赛的现场版,而不是后来出的录音室版。

这也是陆仁初舞台没有选择唱录音室版,而是唱现场版的原因。

而此时,全场观众听到陆仁的口哨声,感觉新鲜的同时,心里也被这独特的音色所触动。

口哨这玩意,生活中听得很多,但在各种音乐节目上,几乎从来没出现过。

然而,现在出现在这里,却出乎意料的合适。

不仅丰富了歌曲的编曲,而且让整首歌的感觉更加深入人心。

“这口哨加得好。”

几位导师也被这悲凉的口哨声打动,对陆仁这招不走常规的操作满是赞赏。

口哨声结束,剩下的四杯酒就马上继续。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

支撑我的身体,厚重了肩膀,

虽然从不相信所谓山高水长,

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

酒一杯接着一杯,一杯比一杯厚重。

这两杯,敬的是感情和时光。

时光不再,人也不能再年轻。

虽然我从来都不相信所谓的山高水长天长地久,但对明天的希望依然支撑着我的身体,让我继续生活下去。

可是那些过往的感情和经历重重地压在我的肩膀上,人生这么短,我又何苦念念不忘呢?

是啊,都知道忘记之后,自己会更好过。

可是有多少人又舍得真正的忘记呢?

有些东西,拿起了就很难放得下了。

有时候是不能,有时候是不愿。

徐志奇不知道什么时候拿了一份歌词在手上,伴着陆仁的歌声,一边看着,一边紧蹙着眉头,咧着嘴。

而苏颂的表情也终于从若有所思变成了摇头叹息。

江听雨的两只眼睛更是已经完全红了。

她只能不住地眨着美丽的大眼睛,以压住眼底不断涌出的水汽。

这副样子,颇有一种破碎的美。

孟冬莉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镜头,大特写直接安排上。

此时整首歌的情绪在“念念不忘”的转音中彻底达到高潮,陆仁的歌声仍在继续。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宽恕我的平凡,驱散了迷惘,

好吧天亮之后总是潦草离场,

清醒的人最荒唐。”

最后两杯酒,恰如最后的人生。

感谢自由宽恕我的一生平凡,而我的迷惘或许只有死亡能够驱散。

有句话说,人最难的就是宽恕自己。

我们总是在和自己较劲,总是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总是不甘心自己的平凡。

可是人其实并不需要为自己的平凡而抱歉的。

好吧,酒喝完了,天也亮了。

这眼前的人们,醉酒的样子丑态百出,荒唐可笑。

可是,在这欢乐场中,清醒的人却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于是,清醒的人却反而成了最荒唐的人了。

多么讽刺,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呢?

或许,这个世界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欢乐场。

而身在其中的人,越清醒就越荒唐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