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堂之,边防旅政委方辉还在大声的讲着。
声音通过话筒,传播到了礼堂各个角落。
整个大礼堂全都充斥着他的声音,在座的士兵全都坐得板正,根本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陈钧跟陈锋坐在第一排,听得很认真。
在经过一些冗杂的前言之后,方辉对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相对详细的陈述。
通过这些陈述,陈钧大概清楚了这起恶性逃兵事件的来龙去脉。
这两名逃兵是负责管理军械库的军械员。
听到这,陈钧原本的一些疑惑也得已解开。
原本他还诧异,两名普通士兵,凭什么能搞到枪械,并且进行出逃的?
要知道,即便是在部队,对于枪械的管理依旧是十分严格的。
士兵进行打靶训练的时候,对每一把枪械都要进行登记。
甚至打靶后的弹壳,都得回收清点。
要是发现丢失,那真的是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弹壳找回来。
如此严格的审查制度之下,寻常士兵想要浑水摸鱼把枪械带走,基本不可能。
不过要是军械管理员,那就相对简单一些。
至少他们比其他士兵,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枪械。
正是有了这样的先天条件,他们才能在部队严格管理枪支弹药的情况下,顺利拿到枪支和大量弹药,然后脱逃。
而他们逃脱的原因,方辉也在大礼堂中讲了出来。
实际,在发现逃兵出逃的那一刻,不仅搜查队忙疯了,旅队内部同样也立刻成立了严谨的调查小组。
第一时间就搜查了那两名逃兵的所有私人物品,同时将他们同一个班的战友,以及经常接触的人,都分别进行了隔离问话。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之后,也是得知了二人出逃的原因。
这两个逃兵中,有一个来自桂省的防城港,住在一个靠海的渔村附近。
在他所在的家乡,流传着一句话“有钱不北广,落难必闯防城港”。
之所以有这么一句话,是因为防城港独特的地理因素,滋生了大量走私犯。
不少人靠着走私捞取快钱,发家致富。
便宜的有冷冻肉、冻水产等各种廉价的冷冻产品。
贵一些有奢侈品、化妆品等。
甚至还有毒品和枪械等重大违法物品。
因为临海的原因,走私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形成了一条条走私产业链。
而这名逃兵,因为生长环境的原因,在耳濡目染之下,得知了许多关于走私和境外贸易的事情。
根据同班的战友透露,他曾经多次跟众人吹嘘,说要是手里有枪,去干走私,绝对能赚大钱。
曾经还多次对外宣称,说自己认识一位走私大佬,早年间就是靠着手里有把枪做大做强。
甚至有时候还幻想着,说要是能搞到一把枪,他也就不来这当什么辛苦的大头兵了,回去当个地头蛇,不比在军营里威风?
要知道,在走私这块灰色产业,手里如果握持着枪械这种暴力武器,那和人交易时就有了谈判权。
甚至因为有枪械的威慑力,各方人马大多都会给持枪人留着些面子。
至少不会逼急了他,免得对方鱼死网破。
而且有枪的人,在谈判时,也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权,在情况允许下,还会黑吃黑,搞一手没本的买卖。
而另一名逃兵,在当兵前有赌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