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后悔,投军,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他不止有征战、杀戮,还有恶劣艰难的环境,你既决定从小兵做起,便要有这个思想觉悟。
待陆桢一走,她脸上的笑意便消失殆尽,一脸埋怨地看着陆九渊,“你到底在搞什么?怎么好端端地要让桢儿去投军?”
若一直将儿子困在身边,他不会快乐的。
投军后,你只能住到营房,同所有投军的兵士一样,没有任何特例,更不能顶着陆国公府世子的头衔。”半晌,陆九渊慎重地提醒了一句,“你好好想想吧,现在还有反悔的余地。”
“爹、娘——”
但是现在想到陆九渊他们要去边疆,还一去,便要很久,她突然便觉得,儿子早婚,也没什么不好了。
陶夭心里矛盾极了。
<div class="contentadv"> “放宽心,你要相信儿子。”陆九渊道。
陆九渊见状,抬手摸了摸她的发,“哭什么?我又不是不回来……”
陆九渊无奈地说:“投身军营,一直是桢儿的愿望,我们总不可能一直将他困在家里吧?”
“爹的顾虑,我都明白,但我不会退缩的,不管多艰难困苦,我都不怕。”少年声音铿锵有力,没有丝毫迟疑。
“这件事情,不着急,他才十六岁,过几年再说。”陆九渊道。
“嗯,去吧。”陶夭心里尽管万分不舍,却依旧温柔以对。
“若是桢儿娶了妻,就好了。”她突发其想地说。
“那我先回去收拾东西,明日我便要跟爹去营中了。”陆桢道。
“我就说说而已,没有当真要给桢儿娶妻啦,桢儿现在的心思都在建功立业上,根本没那个儿女心思。”陶夭嗔了他一眼。
陆九渊拉过她的手,让她在身旁坐下,温声道:“近日边疆传来消息,匈奴恐要进犯大燕,皇上已有北伐匈奴的打算,桢儿一直想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眼下投军正是好时机。”
陶夭一听,心里很是怅惘,儿子要走,陆九渊也要走,一时间,她心里更加难受了,眼睛里不由起了水雾。
因为等他们了家室时,他们的心思就都在妻儿身上了。
“不要乱说话!”她的面色沉得吓人。
“别怕,桢儿男儿,又自小学习兵法谋略,是注定了要上战场的,况且桢儿并非草包,他有勇有谋,不会有事的。”陆九渊宽慰道。
陆九渊好笑地说:“我是主帅,不离开京城,怎么指挥作战?”
这时陆无双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
陶夭在他怀里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嗯。”陶夭长长地叹了口气,伸手搂住他的脖子道,“要北伐匈奴,那是不是意味着,你也要离开京城?”
虽然在这里,十六岁并不算小了,她当年也是十五岁便嫁给了陆九渊。
陶夭一听,愣了下,但很快脸上露出了欢喜,“是么,那真是恭喜你了。”
陆九渊轻咳一声,松开了陶夭。
陶夭的脸也有些发烫。
虽然她跟陆九渊并没有做什么,但是被女儿撞见抱在一起,也是有些难为情的。
“双双,你跑得这么急,可是有什么事啊?”她岔开话题道。</div class="contentadv">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