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和聋老太太脸色难看。

“这小子,真不是个东西。”

聋老太太重重举起手中的拐杖,剁在地。

“老太太,咱们犯不着和他这种人生气,就他这样的,好不了多久。”

易中海说着自欺欺人的话。

心里也很不甘心。

他本来想着,和何向阳搭搭话。

要是何向阳拿油酥豆给他们,证明愿意缓和关系。

易中海就可以顺势提出,借自行车用一用的想法。

这事就成了。

没想到,何向阳压根不跟他们说话。

一点都不尊老。

“等傻柱这事了了,咱们让他好看。”

聋老太太恨恨的说。

易中海扶着聋老太太,过来前院。

花了三毛钱,找阎阜贵借自行车。

三毛钱是阎阜贵定的行价,要不就别借,借车就得三毛钱。

出了门,易中海骑车,带着聋老太太过去杨亮平那边。

杨亮平住的地方,易中海知道。

甚至厂里大部分人都知道。

国营单位里头的工人,要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就去厂长屋门口堵厂长诉苦。

这种事太常见了。

不像后世,等级森严。

各阶层领导都三申五令,严格禁止越级反映问题,不要给大领导添麻烦云云。

只能说,工人的地位是真的拉的太快了。

很快,两人来到杨亮平的屋子前。

易中海敲了三次门,叫唤杨亮平。

“易师傅,有啥事吗?”

杨亮平听到易中海喊她,就知道咋回事。

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

不装糊涂不行,傻柱那事闹太大了。

不处理,他这个厂长怎么服众。

“杨厂长,我听说傻柱出事了,这事是有原因的,我得跟你说明白。”

易中海说。

“老易,这事等班了咱们再唠。”

杨亮平委婉拒绝。

“杨厂长,傻柱是个好孩子,他是为了帮扶大院困难家庭,才从厂里拿物资的。”

“你得给他机会。”

聋老太太接话。

“老太太,能给傻柱机会,我一定会给他机会。”

杨亮平推脱一句。

说着场面话。

“杨厂长,我给你跪下来。”

“傻柱这孩子就是一时间鬼迷心窍,才多拿了物资,之前他都不是这样的。”

聋老太太作势要跪下。

“哎哎哎,老太太你可别这样,我受不住。”

杨亮平赶紧扶着。

心里后悔了。

早知道就不开门,装死得了。

开了门,就没法躲过去。

让一个年近八十的烈属加五保户老太太给自己下跪,这事传出去。

杨亮平兜不住啊。

“那你先答应我,得给傻柱机会。”

聋老太太提要求。

“我肯定给傻柱机会。”

杨亮平点头。

“不能把这事移交到警察局,更不能把傻柱开除了。”

聋老太太说。

“这事肯定是放在厂里处理,这点我可以打包票。”

“至于开不开除这事嘛,我给老太太您一个面子,行,我也答应您了。”

“不过该有的惩罚,肯定不能轻饶了。”

杨亮平想了想,都答应下来。

这事说到底,也是轧钢厂内的事。

闹大了,损害的是轧钢厂的名誉,是他这个轧钢厂厂长杨亮平的前途。

“惩罚这个我们认,毕竟厂里有厂里的规矩。”

“杨厂长,这事可真谢谢你了。”

“其实傻柱他都没带什么东西出来,这孩子我看着长大的,他....”

聋老太太心里踏实了,还想再唠唠。

看能不能把傻柱的惩罚降低些。

“易师傅,还有啥事,咱们明天早说。”

杨亮平委婉的下逐客令。

“行行行,杨厂长你好好休息。”

易中海连连点头。

能唠到这个地步,傻柱算是保住了。

再奢求太多,要是把杨亮平整火了,反倒不是好事。

易中海又带着聋老太太去轧钢厂。

不亲自看看傻柱,两人还是不放心。

“领导规定,谁都不能看傻柱。”

保卫科员工守着大门,不让进。

“什么狗屁规定,有杨亮平说的话大吗?”

“我刚才杨亮平那边回来,你们谁敢拦我。”

聋老太太大嗓门喊着,就往大门处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