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是在谁在位时爆发的?

方今的乱世,又是谁造成的?

你王司徒,说陈留王有先帝遗风?

真不知是在夸他还是贬他!

王允的变节,虽让很多人不齿,但更多的人却开始主动效仿。

很快,又有几名大臣表示了赞同。

一时间,效仿的人越来越多。

“为天下大义计,臣等奏请改立陈留王为帝!”

在王司徒的带领下,大多数的大臣已赞成董卓废帝。

袁绍眼睁睁看着这一幕,被气到手脚发抖。

他本以为已稳操胜券,没想到对方来了招釜底抽薪。

天子被废,意味着他的护驾之功,吹了。

搞不好,十常侍都是有功之臣了!

这TM叫什么事!

“董卓老贼!”

袁绍怒火中烧,咬牙切齿。

此刻,他恨不得去与董卓拼命。

“本初,切莫冲动!”

袁隗忙拉住袁绍衣襟,怕他冲动误事。

“一切等丁原到了再说!”

“且让董贼得意两天。”

袁隗不愧是老狐狸,比袁绍要沉稳地多。

今日之事,已不可为,徒然在话语与董卓争锋,没有任何意义。

董卓看向王允,开怀大笑。

他实在没想到,王允竟会公开表态支持自己。

三公位高权重,王允为三宫公之首,天下楷模,他的表态极为重要。

进入洛阳之前,李儒就曾反复推演过朝堂的几大阻力,其中就有司徒王允!

而对于三公,就连李儒也建议,只能拉拢,不能以武力逼迫。

三公背后的世家势力,太庞大了,盘根错节,深不见底。

“老司徒一心为国,令人钦佩啊!”

董卓大笑着走下台阶,伸手拍了拍王允的肩膀。

王允恭敬地后退了一步,弯腰拱手道:

“老将军谬赞了,我等是为大汉所谋,非为私利!”

董卓忙道:“司徒公所言极是!”

李儒默不作声,他一直在仔细观察王允的一举一动。

可惜,并未发现有何异常。

但他知道,王允必有所图。

早在西凉时,李儒就仔细研究过王允,知道这不是他一贯的风格。

事出反常必有妖!

王允前一步,看向董卓,客气道:

“董公,老夫还有一策,不知董公是否愿意采纳?”

称呼董卓为董公,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董卓心情大好,当即道:

“司徒公但说无妨,如若于国有利,咱家定当采纳。”

这也算投桃报李,感谢对方刚才的声援。

王允道:

“自外戚、宦官之乱被平定后,地方出现了很多的职位空缺。”

“而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老夫建议,可多提拔一些青年才俊之辈,委派到各地州郡,担任郡守或州牧。”

“一则,可为大汉培养一批年轻官员。”

“二则,也可彰显董公之贤名。”

说到最后一句,王允还特意提高了音量。

董卓大喜,嗨,这是好事啊!

这个老王头,还真是道,董卓看王允,真是越看越顺眼。

“司徒公所言极是,咱家定当采纳!”

“此事还需司徒公多费心。”

“这青年才俊的名单嘛,就由你来拟定,拟好后,拿给咱家过目。”

董卓也不傻,将最后的任免权放在自己手中。

王允嘴角微扬,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好,既然董公信任,那老夫就不推辞了。”

李儒暗自冷笑,他已猜到了王允的用意。

王子师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PS:鲜花等数据,两天了一动不动,还有人看吗?呜呜……)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