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马嘴中缓缓说道,伸出双手,将自然垂下的浓密黑发,随意的箍起。
而后。
王马身躯消失,星星点点的璀璨金芒,嗖的一声,化作一道十字流光,消散在场中。
余留下脸色阴沉的三人。
....
....
....
另一边,罗府。
卧房中,罗慈盘腿坐在床铺上,正在闭目调息,一名侍女端着饭菜走进房间,摆好之后,朝着罗慈说道。
“罗敬师,饭菜给您放到桌子上了,您吃一点吧。”
“我知道了,退下吧。”
那侍女欲言又止,但还是轻声关上了门,侍女走后,罗慈缓缓睁开了双眼。
体内浩然之力十不存一,周身儒生的气质也消散了许多,罗慈脸色还是带着苍白。
他苦笑摇头,知晓自身现在的状态。
尽管,在武夫心境中,就已做好了准备,但真正感知时,还是令他有些失落,很是怅然。
身为儒士,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其中前四者是修炼浩然,吸取感悟天地之中的大浩然之气,转而自身浩然之力。
后四者是一种情操陶冶,但也有着威力。
而诗词歌赋,属于古言文与白易碎的混合体,文章通天,越能感知浩然之气。
罗慈写诗,早已脱离了平仄格式,其诗词隐隐有大家风范。
到了这一步,诗词都是以意境为主,越是在乎平仄,越是落了下乘。
好诗,能够通俗流传,意境深远,方才回味无穷。
但是诗词意境这东西,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也需要一种认定天地的路程,当年,罗慈进阶敬师,便是以一首《观山有感.其二》,从而感悟了浩然之气。
远山绿水意朦胧;
诸纱薄雾锁其中。
白鹭悠悠飞苍穹;
一舟轻过入江东。
意境有,通俗打油也有,写诗不难,难得是如何将自身感知在一方意境之中。
“儒道转武道,也许,我已经站在了所有武夫的顶点。”
罗慈轻叹,那处梦境,那处武夫的心境天地,令他征服了太多的神通成语。
罗慈现在缺的只是一个简短的行万里路的过程,仅此而已!
其实,儒生之间,对于实力的高低看的很淡,儒门,行的是做人的道理。
真实来讲,儒生是否对武夫产生了一股高傲,也难以说清。
武神又能奈我何,若是畏惧武力,那便不是儒生了!
更何况,儒生身负.....道理,以及物理,其实力从不弱与武神!
罗慈摇头,没有浩然之气,他是知道的,像是蕴含意境的诗,包括通俗文章,罗慈写了不少,但每次都只是隐隐有一丝意动。
“异侠,异侠,你独享儒门八成大气运,如此浩瀚,便是如此,支撑世间儒生三千年浩然,不该这样。”
即便是异侠身死,那浩然之气,也是不该这么快就消散,如今才六百年,就到了如此地步。
“你的青史,究竟是什么,跟武夫有关?!”罗慈嘴中喃喃自语。
“青史.....可是境界?”
罗慈稳稳心神,不在多想,起身之后,便出了院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