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武术与催眠术的结合,也不是林煊的首创。
而是由来以久的,就像气功与武术的结合一样。
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出现“催眠术”一词。
在我国众多的武术流派中,不论是武术理论还是武术实践都有很多的想象、暗示练习。
大成拳就是一个典型的拳种,此拳的站桩想象练习。
而在催眠术者来看,就是一个自我催眠的过程。
古时候相传有人刀枪不入,估计也是经诱导、暗示进入催眠术深度眠游状态而出现的超常功能。
所以说,所有的武术套路,散手及功法练习,如果在习练进入了催眠状态,就会得到其中之三昧,如果根本不能进入催眠状态,那么可以说还在武术教室的大门外徘徊。
要知道,传统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套路练习形式。
在练习中要人做到“练时无人似有人”,想象自己在与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进行实战。
“对方”进攻或防守,“对方”退却或反击,忽而疾进会合,拳腿相加,忽而伺机以待,屏息凝神,忽而拳带风声,刚猛如摧腐拉朽,忽而拳柔如绵解千钧之力……
所有这些套路中的动作如要做到“传神”的效果,就要把自己融入到一种实践的气氛中去。
以前的林煊对于这种状态还不清晰,可自从加点推演之后,他知道,这就是他独有的一种气氛。
很可惜的是,推演只能对自己实施,无法强加别人身上。
所以,林煊才要学习催眠术。
古话常说,要想使别人相信,自己得首先要相信!
这种看无似有的状态,实质也是一种催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有时会使自己真的看到了“对手”,产生幻觉,其演练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而现在不少没有入门的习武者,往往把套路中的动作练成体操动作,就动作完成动作,失去了武术的精、气、神,失去了中华武术的精髓。
武术中的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
真打实战是对一个人体力、技术、经验等的综合考验,是斗智、斗力、斗勇。
兵法上也讲过,狭路相逢勇者胜。
与对手相搏取胜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信心,认为自己一定能战胜对方,要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心理上战胜敌人。
实战理论也说:“战时有人似无人”。
这样就能使自己进入到催眠状态,达到“忘我”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人能镇定自若,毫无畏惧之心。
而且,这种状态下,人的身体素质和技术都会有超常的发挥,便与对武道的理解。
所以对于秦夕颜,她要想短时间有所成就,无论是练内还是练外,都要精神集中,全力以赴,最好能达到如痴如醉的催眠状态,这样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这一天的时间,除了吃饭,林煊哪都没去,就在钻研催眠类的书籍。
外婆倒是也不无聊,旁边就是公园,拉上几个大妈,就在那聊得热火朝天。
至于秦夕颜,则是在天台上练了一天。
时至傍晚,林煊的面板拦上,终于新增加了一项技能【技能:催眠(0/5)】
林煊没有犹豫,果断加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