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场很大,有几千公里之广。这里人也不少。对于楚飞的现身,大家没有多少惊讶。

大数据修行的闭关可不是闭死关,闭关半路出来测试、发疯、甚至兜风的,那都不叫事。反倒是长时间闭关不现身,会引起关注。

楚飞迅速申请了一片上百公里的山丘。站在山头上,楚飞在脑海中迅速构建出一个“狂暴发则晶胞”,因为计算机已经完成计算,楚飞只需要抄袭即可,问题不大。

不过半个小时,晶胞构建完成,并挂载到宇宙脑上,成为一个“外挂”。

心中一动,外挂启动。楚飞只是轻轻抬手,激发一个小小的魔法火球,然而在火球出手的瞬间,狂暴法则的晶胞生效,火球迅速膨胀,眨眼间就从拳头大小放大到了十多公里,囊括了楚飞的半个领域。

“轰……”

天崩地裂,一朵蘑菇云袅袅升起,爆炸的冲击波冲到三十多公里之外。

楚飞默默观察,总结经验。

这个小小的魔法火球只用了最基本的逻辑,威力很松散,所以哪怕经过狂暴法则晶胞增幅后,威力看着很大,但单位面积攻击力并不高。

这次测试,让楚飞对“法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从一个小小的火球,到爆炸成为蘑菇云,相当于从一个小鞭炮、变成了战术核弹头的威力。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而在威力放大的同时,同时也从楚飞体内抽走了不少能量。能量是守恒的,不可能凭空多出能量来。放大的是火球的威力。

不过这种放大对现在的楚飞来说,很鸡肋,火球的温度并没有多少强化。很显然,这个放大逻辑是失败的。

楚飞需要的那种放大,不仅仅是“体量”上的,这种放大有更简单的方法,用简单的三极管逻辑就能做到。楚飞所需要的是那种“质量”上的放大。

又测试几次,收集数据,楚飞开始构建第二个晶胞。

转眼就是两天时间,楚飞将所有的晶胞测试完毕,没有一个架构满意,但总归收集了足够的数据。

对于测试结果,楚飞没有任何意外或失望。科研就是这样,大部分情况下不可能一步成功,需要反复尝试。

之后楚飞没有关注外界的“传染病信息”,回到密室、也是算力中心,将刚刚测试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并编写新的测试程序,而后继续迭代。

时间一点点过去,楚飞开始迭代更多的内容。

无意中,楚飞将“纳元法”这些古老的资料给翻了出来。

纳元法,据说是模仿的神格。但如今楚飞再次查看,发现纳元法的核心算法,就是构建了一个分形流形的神经网络,因此具有控制的特性。

不过这个网络有些复杂,不是因为高级而复杂,而是因为低级才复杂。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说计算圆周率吧,用高级的数学公式精简、优美、直指核心;而想要用低级的数学方法,如割圆法等去计算,复杂繁琐,结果还不够精确。

这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高级的算法也需要从低级的算法中总结经验,一步步攀登高峰。

曾经的纳元法之所以复杂,大约就相当于用割圆法的方法去推演神性、神格,有些成果,但不够好。不过其中的思想对现在的楚飞来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正所谓他山石之可以攻玉,什么是纳元法,其核心逻辑是一种递归算法,通过边缘计算来不断接近核心,又在计算中不断纳入新的算法、新的数据。

这就像是二进制,从简单的二进制引入与非门逻辑,拥有计算特性,然后引入相应的代码程序,构建出简单计算;随后引入算法逻辑,拥有复杂计算的特性。通过这种不断加码的方式,让简单渐渐变成复杂,但复杂的同时又保持高效、精准。

在不断的迭代、测试中,楚飞耗时两个多月,终于完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狂暴法则晶胞”。

这个新的晶胞由四万多个狂暴法则堆叠而成,中蕴含了多种狂暴法则的“拼图”方式,蕴含了多种拓扑流形,共同组成了一个“近似神格”。

所以说,晶胞可以模仿神格。这是纳元法带给楚飞的感悟。

测试场上,楚飞手上再次出现一个火球,就看到这小小的火球迅速膨胀,膨胀的同时温度也急剧飙升。

只是眨眼间,火球温度就超过了百万度的高温。疯狂的高温下,一个丘陵山头面直接气化蒸发。

楚飞赶紧掐灭这个火球。火球出现连0.1秒都不到,楚飞自己都被灼伤了,体表出现水泡。周围警报乱响。

测试场地的负责人都出来了,对楚飞严厉警告——这种危险的测试不能在测试场地中进行。

楚飞不得不道歉,身影腾空而起,直接穿过三百多公里高度的大气层,冲入太空中。

太空中,楚飞再次发出火球,这一次火球发送出很远很远。

0.1秒后,火球膨胀到三米大小,核心温度高达百万摄氏度;

0.2秒后,火球膨胀到10米大小,核心温度逼近千万摄氏度;

0.4秒后,火球膨胀到百米大小,核心温度稳定在千万摄氏度,无法继续增加;

一秒后,火球膨胀到十公里直径,核心温度稳定在千万摄氏度,整体到极限。

至此,楚飞在短短一秒时间内,爆发了超过50千克的能量。

如此疯狂的能量,让高空出现第二个太阳,地面上无数人抬头仰望。

火球持续一分钟左右,当所有能量蒸发辐射九成后,楚飞取消了这个“火球术”,火球终于爆炸、消散。

“狂暴法则的晶胞测试成功!其实从实际效果看,这就是一个神格,一个拥有法则计算能力的神格!

想不到啊,当初貔貅给的一个‘狂暴法则碎片’,我竟然用这个碎片还原出一个神格!当然了,肯定与原来的神格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效果不错!”

除了火球之外,楚飞又测试了速度、剑气、敏捷反应速度、爆发等等,都有显著提升。不过因为身体极限,提升总归有些限制。尤其是敏捷提升最低,使用狂暴法则后,敏捷反而是降低的。

“有问题很正常,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速度、敏捷方面,可以引入新的逻辑、构造新的晶胞嘛。

大数据修行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所谓的法则冲突、属性冲突!

什么水火不相容的,都是算法而已。”

有了“狂暴法则晶胞”这个近似神格的东西存在,楚飞再次闭关、迭代功法。

楚飞只用了一个月,就将当前功法推演到极限,格式化重修一次,数据提升不多,但整体结构更加严谨。

而后楚飞开始研究、迭代18.0以后的功法。

在突破18.0境界的“核心算法”上,升龙殿的功法、包括战神殿的功法,主流功法分采用的是“守恒流形”。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守恒流形、算法、架构,但都属于守恒流形的范畴。

守恒,是一个很重要的逻辑、概念。比如说能量守恒;而能量守恒的前提,是时间守恒。而现代科学的逻辑,是建立在守恒的基础上的。

所以这里的守恒流形,其核心目的,就是建立一个所谓的“理想环境”。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很多物理研究,都是在“理想环境”下进行的。实际上,现实中很多实际应用,也是如此。

那如果是“完全真实环境”的计算会如何呢?就说计算一个简单的汽车运动阻力把,要考虑汽车自身质量、载重、乘客体重、轮胎材质、胎压、汽车速度、汽车外形、烤漆材质和光滑度、风力、空气成分、湿度、温度、大气压、地面状况、坡度、星球引力、星球自传、公转、还要考虑摩擦生热等等。看吧,真要全都考虑到,什么也别做了。

在数学计算中,每增加一个变量,计算难度就要提升十倍以上。增加五个变量以后,基本上就不具备求解的可能性。

所以过去的修行,18.0的时候要构建一个“守恒流形”,其实就是构建一个相对理想的环境,简化计算,然后对所有的运算“收敛”。

所谓的“收敛”,可以想象成为打包。

18.0之前构建了很多“流形”,现在需要将这些流形拼接一起,形成一个高维的结构、一个完整的结构。

流形,是高维结构在低维度空间的展开,那将流形打包、组合后,就是所谓的“拼图”了,理论上可以形成高维结构。

不过“高维”也是相对的。实际上12.0以后,每一次突破,都是一次“拼图”,在一次又一次的拼图中,不断攀登高峰。

只不过18.0境界的拼图到了新的高度,似乎在尝试构建一个“世界”,一个理想环境的世界。

总之,这就是过去突破18.0所需要的“核心结构”,也就是守恒流形。

但楚飞此时迭代的功法,却引入了分形流形。什么意思呢,楚飞要将功法“展开”、而非“收敛”!

别人突破18.0后,要收敛,准备构建一个理想的国度,类似于神国的结构。结果楚飞倒好,反其道而行之。

那么,楚飞就不怕整个修行散架了?

楚飞还真不怕!

在数学、人工智能、网络世界等系统里,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分布式算法、也叫边缘计算、或者说神经网络算法等类似的情况。

科学的特色就是,从来都不设边界。收敛算法可以,分布式算法同样可以。只要技术到位,也许分布式算法更优秀。

此外,在里世界这里,“距离”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你以为两个世界很近,实际可能很远;有些世界看着很远,但可能两个世界内部都是互通的,比如现在的绝望冰川、流霜走廊。

这是高维世界的特性。

还有就是楚飞发现的“世界树理论推导图”,似乎也证明了世界的结构,同样是分布式的。不信你看看无尽星空的星系。

在人类社会,国家的统一也不是让所有人都待在一起。这何尝不是一种分布式的结构呢。

楚飞认为,分布式算法更具有未来。当然,这也需要面临一些挑战。但没关系,可以格式化重修,楚飞有很多的试错机会。

尤其是楚飞最近研究的神性,其核心也是分形几何,向上发展就是分形流形。所以楚飞决定做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

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尝试,但楚飞已经有了丰厚的积累,有了发展方向。

科学研究不怕困难,就怕没有方向。楚飞现在是方向有了、积累也足够,所以,接下来用计算机迭代就行了。(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