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魏国知道了又能怎样,现在最要紧的是面对华国的进攻,他们得去怎么应对。
接下来,袁绍的谋士们各种意见不一,又在殿内如同菜市场一样吵了起来。
可把袁绍搞得一阵头疼,以前袁绍倒是觉得这样吵一吵倒是没什么,但是现在他却是觉得如此的烦躁!
最终在袁绍的一声怒喝之下,群臣们安静了下来,袁绍最终是采纳了郭图的计策。
郭图让袁绍不用去管清河,而是让袁绍集中兵马进攻安阳!
在将安阳攻破之后,进入清河郡的华军就被断了后路,到时候再进军清河,便能将华军进入清河的这支兵马围杀在清河。
清河距离魏军还是有些距离的,且地盘也不小,想要将清河攻打下来,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而安阳就在邺城南面几十里外。
从邺城发兵进攻安阳,只需要几分钟就到了,且安阳分兵去攻打清河郡,安阳的兵力就会减少,这正是进攻安阳的好时机。
若是能够大败安阳的华军,不仅能够收回安阳,甚至还有可能一鼓作气,将之前丢失的所有地盘都给收回来。
甚至还能有机会进军河内,将河内攻取下来!
河内郡距离洛阳,只有一江之隔,若是能够将河内攻取下来,那这攻守就易型了。
不得不说,郭图的说法,让袁绍非常的心动。
而沮授的建议则是偏向保守,他提议让袁绍的派兵前去支援清河,决不能让清河落入华军手中,在稳住当前局势的前提下,去联合曹操。
沮授非常清楚,以袁绍一个人的实力,是无法与华国和燕国的联军抗衡的了,现在只有联合其他国家才能挽救现在及及可危的局面。
不过在袁绍的内心里,其实是并不怎么想去求曹操的,他和曹操虽然从小玩到大,但是他对这位“好友”心里一直都是瞧不起的。
毕竟曹操乃是宦官之后,而他可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袁家的长子。
虽然是过继的,但也是嫡长子的身份。
要让他拉下身段,甚至要给予曹操好处的方式去向曹操求援,这是他内心非常抵触,且难以做到的。
而这次,一直跟沮授不怎么对付的一些河北派的谋士也都同意沮授的建议。
虽然平日里他们关系可能不大好,但是他们都是河北人,他们都不想河北落入华国的统治。
他们对华国的制度早已经有所耳闻,一旦华国占领了河北,那么他们所有的家资,所有的奴仆,都会被没收。
他们也将失去特权,被免为庶民,这让他们怎么能接受?
所以这次支撑沮授的人不少,因为他们都不希望袁绍战败,就算最终结果可能会不好,他们也希望袁绍可以多撑一段时间,等他们将资产都转移走,也可以。
而郭图等人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在河北并没有什么根基,自然不会去考虑河北人的利益,反正现在整个魏国的局势都不太乐观,那倒不如放手一搏,总比慢性死亡的好,还能顺袁绍的心思。
一旦成功了,那魏国便可以打破现在的局面,转守为攻!
而他也将成为袁绍麾下最大的功臣!
郭图并不是没有智谋,但他更多的心思却是放在了如何揣摩袁绍的心思上去了。
郭图会深受袁绍器重的原因,就是因为郭图会说话,总是能够说出与他内心想法相差不大,符合他心意的话来。
这次,郭图所献的计策,正合袁绍心意。
所以被采纳。
对此,沮授等人相当无奈。
沮授甚至还因此学了一手田丰,强硬劝谏。
袁绍心情本来就不好,见沮授居然敢顶撞他,随即将沮授贬官,罚没俸禄,逐出了皇宫。
当然,沮授在河北名气很大,袁绍也只是生气的象征性的惩罚一下沮授,并没有太严厉的惩罚他。
既然采纳了郭图的计谋,魏军便开始行动了起来。
不过袁绍的这个决定很快就传到了田丰那里,对于袁绍的这个决定,田丰更是气得直接就破口大骂。
郭图的祖宗八代都被他骂了个遍,甚至还说袁绍昏庸。
好在田丰没有在袁绍身边,要不然这些话足以让他直接丢了性命了。
田丰之所以会如此生气,是因为他看出了华国进军清河的意图,一旦清河被华军占领,那么他可就背腹受敌,危险重重了!
田丰恨不得直接返回邺城直面袁绍,亲自劝谏。
但是他身为北线统帅,不能轻易离开。
所以田丰就直接写了一封劝谏的信,让人送回了邺城给袁绍。
信中,田丰的话十分犀利,直接点着名骂郭图等人,虽然田丰是无意的,但言语还透露出说袁绍昏庸的意思。
以袁绍的气度和性格,看到这封信当然被气炸了!
直接下令罢免了田丰北线统帅的职位,甚至还派人前去将田丰拿下,押解回邺城,而北线则让张郃和韩勐统领。
袁绍甚至还对韩勐和张郃下了死命令,让他们不要一味的防守,必须主动出击,将失去的地盘给夺回来!
如果两人若是做不到,便要治他们的罪!
两人不敢忤逆,只能想办法开始对北线的华军展开反攻。
此时,魏军已经开始进攻华军占领的安阳城,在听到田丰被罢免的消息后,赵云一众将领都高兴大笑起来。
他们没想到,他们只是简单的进攻一个清河,居然引起了魏国这么大变动!
赵云没有耽搁,立刻将这个消息给陈烨送去。
在与魏国开战之前,陈烨就跟他们分析过袁绍麾下的所有文臣武将。
对于田丰的评价,陈烨可是相当高的。
所以他们在与袁绍麾下这些人才对战的时候,都非常小心。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袁绍居然会自断一臂,将田丰给罢免了!
当然,这些都在陈烨的预料之中,之前陈烨对袁绍的评价他们也都记得。
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
其实这是历史上曹操对袁绍的评价,但曹操和袁绍乃从小长到大的“好友”。
所以袁绍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人比曹操更了解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