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按照导演的视角。

单从节目效果来说的话,最适合拍摄和秦始皇对话的时间,是秦始皇登基之后。

确切的说。

是秦始皇登基那天的夜晚,秦始皇在咸阳宫内独白之后。

无论是电影,还是纪录片,都是有情绪的。

如果将对话,放在那个时间节点。

观众在看过大秦咸阳宫的恢宏场面,秦始皇登基时的大气磅礴的时候,心中的情绪必然肿胀。

在那个时候。

观众的情绪,是饱满的,是激情的,是亢奋的。

绝大多数观众,在看完那个片段之后,心中对于秦始皇的评价自然是横扫六合,荡尽八荒,剑锋一指,气吞万里。

然而,

就在观众们都被这种唯我独尊的霸气感染时。

夜半,咸阳宫内。

情绪,骤然转变。

整个咸阳宫,是以红黑为背景,在加上夜晚光线昏暗,昏黄的烛火更舔压抑。

秦始皇在咸阳宫内,席地而坐。

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

环境,人物,再加上秦始皇的那一段独白。

在这个时候。

观众的情绪,必然会再次发生变化。

想不到。

白天,霸气无双的秦始皇,竟然还有另外一面。

这么多年,在一次次的博弈中,反败为胜。

挡在他面前的敌人,一个个倒在了他的秦剑下。

最终,登上帝位,一统千秋。

然而。

这个时候的秦始皇,却没有给人白天登基时的那种感觉。

虽得帝位,但是当所有的敌人,全部倒下的时候。

始皇却在夜半,独自喝着闷酒,回忆着那些已经作古的敌人。

看到这一幕,观众会惊讶。

想不到,

秦始皇还有如此细腻的一面。

惊讶过后,

便是孤独!

高处不胜寒!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其他影视剧。

甚至包括戏曲,小说。

都会有某种情绪。

而这种情绪,是与观众串联的,只有串联起来,观众与节目之间,才会产生共鸣。

而秦始皇独饮,独白时。

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也会将观众们的情绪感染。

白天时,唯我独尊!

夜半,

孤独,且孤傲!

当这两种情绪,相互结合的时候,秦始皇的人物性格,也变得复杂丰满。

单单从节目效果,以及职业性的眼光来分析。

在那个时候,林风出现与秦始皇对话。

必然会成为一个爆点!

而观众们心中积累的情绪,也会在这一刻爆发!

从商业性的角度考虑。

这个想法,无疑是成功的。

就连林风自己,当时都有些跃跃欲试。

但是,

再三考虑过后。

林风还是硬生生遏制住了在当时现身的想法。

虽然从艺术的角度,这个切入点无可挑剔。

但是,从历史的角度,这个切入点,就显得有些片面了。

一直到现在,

林风知道,机会来了。

此时的秦始皇,想来心境,已经与登基之时,截然不同。

少了一份孤傲,多了些许沧桑。

与这个时候的秦始皇对话,虽然节目效果或许没有在登基的那个夜晚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