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第一段就勾勒出一幅校园课堂上的图画,把孩子渴望自然的纯真的童心写的晶莹剔透,活泼灵动。
让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想到了自己的童年。
歌曲当事人之一的秦月即使如此,即便这歌词中有些描写不全对,但她知道这是创作需要。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
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
心里初恋的童年......”
第二段就提到了上学时的懵懂初恋,让观众的脑海中都不由得浮现出记忆深处的那个“她”。
秦月听到此处,便感觉心跳加快,脸色发烫,心道:“难道他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我了?”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从日常生活的休闲,到课间的娱乐,到孩子青涩的心事,让每个人都轻易唤起对童年记忆的认同感。
虽然初恋到此戛然而止,但秦月依然侧耳倾听,因为这可能是张谦的童年写照。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平日记忆,
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
这么孤单的童年。”
抽象描写出了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不像写实内容那么立体,但是给与人更大的想象空间,幻想,希望,还有了孤单。
这种过渡到成熟时必经的特殊又复杂的感情,标志着孩子在慢慢长大。
歌词曲调虽然轻松有趣,但一想到张谦成曾经还有过的孤单童年,秦月便没有来的有些心疼。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
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
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
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
盼望长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长大的童年。”
歌曲最后描写的是一副田园景象,正是孩子的内心,虽然他们心里有了小小阴暗的角落,但对未来却生出了“盼望”。
是孩子的盼望,也是家长的盼望。
同时,这给人更多的遐想。
毕竟长大以后的未知太多。
这就是张谦的童年,也是秦月的童年。
同时,也是大家的童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