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位猎人在刺叉族军官的指引下,喊着整齐的号子,奋力划桨在蔚蓝如同宝石的微山湖中前行。

初冬的天空湛蓝,太阳散发着并不耀眼的光芒。

四周青山绵延,竹林婆娑,湖水碧波荡漾。

成千上万的各色水鸟,就在湖泊上空飞翔盘旋或者落水嬉戏。

湖面上,除开木筏推开的痕迹和涟漪之外,时不时还有大鱼背嵴隐现,如同神龙一般见首不见尾的在湖面画出一道水浪和弧线,然后又消失不见。

木筏行走在这片天高地阔的青山绿水之中,就有若闯入了童话般的绿色世界,美的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微山湖的美,和油桐林湖地的美完全不同。

油桐林湖地因为油桐、共桐和银杏都是落叶乔木,此时已经红叶翻飞,金红交错,一派绚烂的浓秋风景。

但在这里,湖泊四周都是青翠的竹林,再加上一眼望不到边有若大海的蔚蓝湖水,完全是一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此情此景,应该还不是微山湖最美的时候。

要看风景,最好还是盛夏再来。

油桐林湖地的美,在春,在秋。

而微山湖的美,一定在夏季,而且是盛夏时节。

徐晨很憧憬这里六月时候的风光,大湖面积再扩大数倍,四周滩涂长满莲叶荷花,渔船在其中来往,渔歌在湖面飘荡。

“一嘎一嘎,快到嘎嘎。”

“艹嘎艹嘎,莫女嘎嘎。”

“一嘎一嘎,用力嘎嘎。”

“艹嘎艹嘎,大鱼嘎嘎。”

猎人们挥舞着船桨喊着整齐自创的划船号子。

徐晨脸皮轻轻抽搐。

一群狗几把野人,完全不懂得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不过,貌似也不能苛求太多。

毕竟人在画中,画随人行,这大湖、木筏、原始野人以及充满野蛮而粗鄙的号子声,展现的却又是另外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景。

而创造这一切的,正是他自己。

就连这些脏话,还都是他教的。

只是这些野人在生产生活中,将其慢慢发展壮大了而已。

……

刺叉族本部,在大湖东面,距离上次徐晨到过的鸣族有六七十里。

虽然莫这次没有前来,但领队的刺叉族军官已经非常熟悉大湖这条航道,因此带着一群人奋力划桨,终于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到达目的地。

刺叉族如今已经从山坡搬迁到距离湖岸不远的山脚附近居住。

有了青铜刀斧和锯子的加持,有了先进的建造竹屋的方法,刺叉族这几年如同吃了大力丸一样,在大湖岸边疯狂造屋。

还距离刺叉族居住的地方足有七八里,站在木筏上就已经能够远远看到那些掩映在竹林边缘的大型环形竹屋。

而且还不止一栋,而是在数十里的湖岸区域,能够看到好几处这样的建筑。

这些竹屋,分属于刺叉族极其下属好几个部落。

因为有了木筏和渔网这些水上交通工具和捕鱼工具之后,靠水吃水的刺叉族已经不需要再继续通过传统狩猎方式来维持生活。

而大湖的鱼类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天只需要捕鱼就能完全维持整个部落的生存,光是湖滩上一年四季挖掘不完的莲藕,就足够让所有部落撑到死。

因此相对于拱火盆地和其他地方的族群来说,刺叉族如今的生存是最简单富足的。

若说巴族、拱火族、羽公族这些部落勤劳耕种就能丰衣足食的话,那么皮族、塌革族、有穷族这些西部山区部落可能就需要耕猎结合才能满足较好的生活质量。

但对于刺叉族来说,生活简直太轻松了,要想吃饱穿暖完全就不需要付出太多劳动就能满足。

只不过要想过上好生活,拥有精美的陶器麻布盐铜器车马等大湖不能天然出产资源,则就还要付出更多的劳动。

他们需要采集大量的生漆才能换回来这些物品。

因为生漆几乎就是刺叉族唯一能够大规模采集而且出售的高端资源。

鱼获和莲藕这些土特产,基本上只能自给自足,想要赚钱没有太大的可能。

此时,夕阳西下。

略显温暖的阳光,从西方绵延的山岭斜照下来,金光铺满大湖。

湖岸附近,还有猎人正划着渔船在捕鱼,偶尔还能听见传来野嚯野嚯的叫喊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